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宁德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眸之三

共建共享 惠泽百姓

2016-01-21 09:09 来源:宁德网 陈薇

宁德网消息(记者 陈薇)岁首年终,回望过去五年,一幕幕温馨画面浮现眼前:农村公路穿山越水,高速公路全境覆盖,快速铁路纵贯南北;新建幼儿园里,孩子们欢笑嬉戏;刚搬进新房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这五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全市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升,群众乐享发展成果,幸福指数节节高升。

农村群众家门口也能看病

“反复头晕10年,心悸1年,近1周活动时气促”,2014年2月,霞浦县沙江镇沙江村的汤守福通过“海云工程”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房纤颤”,立即转上级医院治疗,得到及时救治。

看病问题历来是民生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农村,长期以来由于条件有限、资源不足、医生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很多农民面临着看病成本高、医疗条件差甚至误诊等问题。2011年8月,宁德市引进中科院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项目,在蕉城区4个乡镇36个村开展试点,为基层医疗所配备了数字化便携式多功能检查设备,把村医的诊疗工具从传统“老三样”升级成血常规、尿常规、电生理等基本健康检查的“新三样”。

2012年12月30日,项目通过省、市专家评估。此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宁德市先后开展四期推广,累计建设项目点1034个,其中行政村卫生所项目点910个,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人口相对集中、村医素质较好的村卫生所,项目直接覆盖农村人口达70%以上,服务惠及农村人口达90%以上。截至2015年11月30日,项目所涉及村卫生所建立并有效管理电子健康档案95.28万份,累计为22.04万人进行72.57万次各类医学检查,纳入新农合普通门诊定点报销92027人次,报销金额达135.99万元。

2015年5月28日,市“海云工程”领导小组出台《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项目四期推广方案》,明确项目四期重点在于增点扩面和完善项目,在完成新增村卫生所项目覆盖点140个的同时,发挥项目最大效益,着重在项目应用和项目内涵上下功夫。9月11日,市级完成了设备的单一来源采购工作,12月20日,项目四期设备已全部到达宁德市9个县(市、区)。

教育事业发展持续向好

“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幼儿园,今后我们小区的家长再不用为送孩子去哪个幼儿园发愁了。”陆女士孩子所在的富洋幼儿园原是城南中心小学的一所完小校。为了解决周边孩子入园难的问题,2014年由政府投入500万元兴建成幼儿园,占地面积1823平方米,每班有不少于100平方米的教学活动室及配套的寝室、盥洗室等辅助用房,缓解了富洋村以及周边孩子的入学难问题。

“十二五”以来,全市教育工作围绕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发展,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宁德市积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并逐年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和寄午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市每年累计投入超过1800万元。

在“双高普九”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的基础上,2012年,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如期实现“初步均衡”目标。同时,根据教育部与省政府签定的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备忘录,省、市、县人民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让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全面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政策,全市每年公办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超过90%。进一步健全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出台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保证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与城镇就业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乐业

错落有致的楼房、整洁干净的小区、生机盎然的花草……蕉城区金涵小区里,一幢幢高楼相继建成,三五成群的住户在小区广场上谈笑风生,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2015年8月,符合条件的许国雄一家搬进金涵小区二期A区的经济适用房。“安居对百姓而言是最幸福的梦。”从租住在人多嘈杂的民房,到搬进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许国雄一家心里美滋滋的。

“十二五”以来,宁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要求,科学部署、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2719套,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5713套,超额完成省下达宁德市的目标任务;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5388套,历年配租配售各类保障性住房15531套,历年配租配售率100.93%。有19064户享受了住房保障,占6.96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27.4%;其中领取租赁住房补贴3351户、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15318户。市本级金涵小区保障房项目,因配套完善、建设规模集中、融资模式创新,获得省级“和谐人居”示范小区称号,得到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宁德市将进一步降低住房保障准入门槛,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实现到‘十三五’末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5%。同时创新棚户区改造融资方式,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实现2015-2017年全市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9598套规划,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任务。”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负责人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全市民生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的加快发展正渗透在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幅秀美、和谐的民生画卷正徐徐铺陈开来。

 

责任编辑:吴圣锦

关键词

宁德市 住房 保障性 小区 教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