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世界畲都”

2016-01-21 10:03 来源:宁德网 林珺 夏岩缘,王东东

畲族群众农闲排演打猎舞。

畲族群众农闲排演打猎舞。

现场展示畲族传统发饰。

现场展示畲族传统发饰。

宁德网消息(记者 林珺 夏岩缘/文 王东东/图)宁德市是全国畲族主要聚居区,拥有十分丰富的畲族特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畲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畲族乡村的面貌日新月异,畲族文化的弘扬接力传承。

然而,纵览全局,宁德市畲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处初始阶段,品牌塑造不够,潜力挖掘不深,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在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路上,加快推进宁德市畲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时不我待”。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现象

畲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

氛围不浓 资金人才匮乏

宁德市现有畲族人口18.9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0%、全省的50%,全市设1个畲族经济开发区,9个畲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58个,民族村242个,民族自然村986个。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语言、服饰、民间信仰、民族工艺、医药、传统体育、建筑等独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歌会、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统计,宁德市现有各级畲族“非遗”文化45项。

但是,宁德市畲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氛围不浓,没有把畲族文化旅游摆在全市旅游规划全局的应有位置,反观浙江,正举全省之力,建设全国最大的中国畲族朝圣问祖的“千年山哈宫”;同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不紧,虽然畲族资源禀赋丰富,但由于宁德市在畲族文化旅游的引导和推介上不够,造成畲汉生活习性趋同,建筑无殊,难以看出特色,加之畲族文化研究挖掘还不深入,没有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和升华,一些民族文化资源还存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情况,难以转化为旅游产品。

此外,目前宁德市畲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和民族部门的投入,及少部分部门的扶持帮助,渠道有限,造成精品培育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如今,畲乡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畲族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遇,懂旅游、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人才严重匮乏。

声音

突出规划引领

打造民族精品旅游品牌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重要支撑,应进一步开发利用畲族特色资源,保护传承畲族传统文化,加快畲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市政协委员钟泉芳认为,畲族文化品牌是宁德市最具价值的旅游品牌,只有加快推进畲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使之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实现村民脱贫致富,畲族的发展才更具活力。

钟泉芳呼吁,有效结合全市旅游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按照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三结合”的原则,启动编制《宁德市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畲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合力。

针对畲族村寨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钟泉芳建议,要提炼特色,做足“特”字文章,进一步研究发掘、收集整理畲族文化艺术图标和民族特色建筑符号,为畲族村寨文化保护及维修装饰提供科学依据与文化艺术素材元素,指导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和特色历史人文故居的改造修复工作,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如蕉城上金贝、霞浦半月里、福安溪塔、福鼎双华等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典型民族特色村寨。

“畲族有许多传统产业独具特色,而产业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钟泉芳表示,可借鉴福安坂中、霞浦盐田两个畲族乡兴办工业区的经验模式,重点培植宁德工艺博览城、蕉城区大型农副产品物流园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商贸物流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同时,全力打造宁德市畲族文化园项目,展现“原真畲族”特性,使之成为国内最大的研究与传承畲族文化的基地和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并整合旅游、文化、民族等资源、政策,倾力打造成世界畲都。

加大扶持力度

进一步深化民俗文化影响力

作为一名畲家女儿,市人大代表雷晓英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提出了自己的声音。她说,虽然近几年宁德市在保护畲族文化、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畲族风情旅游、培育民族文化产业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部分畲族村经济发展滞后,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短缺、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不足等诸多问题。

“比如蕉城区洋中镇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偏僻自然村,叫做省溪村,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雷应清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雷晓英一脸惋惜地说,“但就是这样一个孕育了革命火种的畲族村寨,至今仍被大山密林包围着,直到现在也沒有通路,这给生活在那里的畲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雷晓英呼吁相关部门要更多地关注与扶持像省溪村这样发展相对薄弱的少数民族村寨,让更多的民族村寨脱贫致富。

此外,雷晓英也从全局出发对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发展畲族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她说,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畲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畲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要以民族文化为重点,“可以多举办传统节庆活动、配合一些宣传推介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畲族村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可以提到畲民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度,从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同时,雷晓英也建议加大对畲族村寨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做好畲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工作。她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帮扶合力。此外,她还建议在发展畲族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可以借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等优秀少数民族旅游村的发展经验,立足畲族实际,制定规划,进一步挖掘畲族服装、医药、银饰等特色文化元素,以此充分展示畲族村寨的特色魅力,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畲族 村寨 文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