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教育信息化助推闽东教育公平发展

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6-02-17 08:51 来源:宁德网 叶陈芬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有的同学将戴帽子的‘戴’写成‘带’,刚才统计数据反馈,有七名同学犯了这样的错误……”在柘荣县最偏远的农村校之一——英山中心校三年级课堂上,师生正娴熟地操作着平板电脑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平板电脑不仅保存着学生的作业过程,而且将错误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教师则针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扩展教学。

弥补边远学校薄弱学科师资不足,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信息化正成为农村校迅速缩小与县城学校差距的重要推手。“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创新机制,高位谋划,全面部署,分类推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我市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逐步建设满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需要的必备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心校以上学校100%实现“班班通”基础设施配备,完小校以上100%接入互联网,实现“校校通”。2015年,我市依托省教育厅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部“蒲公英教育计划”,启动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培训与应用,目前,已经完成8个县(市、区)的培训和数据导入。

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方面,全市共有7375名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上注册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6435节,向上级推送173节“优课”,81节课获评省级“优课”,35节课被评为部级“优课”。我市还建立了宁德市首批优质示范课视频资源库,推广优秀案例,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学校里配备了先进的数字教育设备,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正通过卫星和网络源源不断地进入教学点的课堂……我市积极推进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了教育公平。目前,全市435个农村教学点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让偏远农村地区的7000多名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不懈的努力带来丰硕的成果。2015年5月23日至25日,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青岛共同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福安下白石中心小学“一校带多点”农村教学点应用模式和福鼎二中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上展示,备受瞩目;3名教师应邀参加2015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说课、上课比赛,表现优异脱颖而出,获全国一、二等奖;10多名教师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大奖赛中获奖,其中2014年福鼎六中陈竞宇老师和2015年霞浦溪南中心小学李丹老师进京参加现场答辩和交流活动……

教学环境逐步“信息化”

会“飞”的数学公式、可以相互变换的几何图形、各种逼真的音效……这是日前记者在蕉城四小看到的一堂妙趣横生的数学课。多媒体讲台、64寸互动智能平板、有源音箱、电脑……自从这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进入我市各中小学校后,现在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字,学生还可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互动和视听震撼。

大量的投入来自政府的重视。“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2.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1.8亿元,省级财政0.6亿元,我市“三通两平台”建设成效斐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心校以上学校100%实现“班班通”基础设施配备,完小校以上100%接入互联网,实现“校校通”。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大促进了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

此外,国家、省级教育信息化管理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工作也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了我市中小学生信息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学生入学、升级、转学等信息管理实行了全程网上跟踪。

教师告别“黑板+粉笔”

2015年12月11日,宁德市第二届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培训及课堂教学优质课现场比赛正式落幕。来自全市各县(市、区)中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学科的42名教师,充分挖掘白板应用功能,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节生动活泼、直观有效的课堂。

举办白板教学比赛只是我市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市多措并举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启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5年,我市组织5000多名普通中小学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并从中评选出200多节市级“优课”,择优推荐参加省教育厅评选,力求“晒”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

开展“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课堂教学多级培训活动,遴选了229名校长参加“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远程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开展市级教育信息化专家的遴选工作,组织专家对各地各校选送推荐的69位教师进行评审,经网上公示和局务会议研究,16位教师成为首批市级教育信息化专家库成员。这些成员积极参加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承担信息化教育新模式的课题研究、实践探索,较好地发挥了应用、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乡村学校来了“北京老师”

日前,在福安下白石凤山村的凤山小学,记者在询问有关孩子在学校读书的情况时,一位学生家长非常兴奋地说,“孩子回家都说课堂上都有北京老师给他们上课呢。”

在一个偏僻农村上学的孩子居然能听到北京老师上的课,几年前或许不可思议,但随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在我市实施后,通过“云端教育”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

据了解,自我市启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程以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当地教学点活动的督查工作,积极督促中标单位将教学点设备安装到位,指派专人负责所辖区域内所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派送、指导和管理。并且选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机构教研人员、中心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学习团队到辽宁锦州参加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骨干培训。

截至目前,有72%的教学点教师能够应用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惠及学生7577人,实现农村边远山区学校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此外,我市还推进“大手牵小手”活动,推广“中心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组织模式,逐步形成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其他教师,努力提高教学点教学质量。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共同建设“市、县、校三级教育网络互动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构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三个课堂”的视频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区域学校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

手机也能进课堂

当你走进福鼎二中高一课改信息化实验班教室,你会惊讶地发现,课前每个学生都会齐刷刷地拿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大大方方地放在课桌上。这是他们的电子书包,他们通过教室无线AP登录天闻云课堂或Moodle平台(教学互动平台),在课前检测反馈、课堂互动提升和课后巩固拓展等环节,和老师进行教学互动——这就是美国人提出的“翻转课堂”。

面对学生中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情况,是一味禁止,还是化被动为主动?福鼎二中大胆选择了后者,显著提高了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手机也能进课堂,这不仅发生在福鼎二中,我市其他中小学也同样采取如此方式。在宁德师院附小,一种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云教学”新模式正在试行。

“云教学”模式按照“预学——共学——拓学”的模式开展教学。在“预学”阶段,学生利用手机或拍照、或录音、或视频的方式上传课前预习作业“云教学”平台;在“共学”阶段,教师根据“云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拓学”阶段,对同类型文本进行阅读,拓宽学习语文的广度及深度。

“云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再造教学流程,教师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听到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教师的课中教学提供了“数据”,有效地节约了传统教学中基础知识传授的时间,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交流更有深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教育信息化“共管共用”

目前,福安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已经走进“生态发展圈”,即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已完全由基教、教研、电教等部门协同推进,结合各类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逐步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新常态。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全域应用,深化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大手牵小手”计划,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专家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头作用,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健全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逐步将信息化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标准及“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

各地各校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断深化,以“建设驱动”向“应用驱动”转型发展的理念逐渐形成。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模式不断完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载体基本建立。

责任编辑:吴圣锦

关键词

信息化 教学 课堂 教学点 教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