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宁德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看病难”问题

2016-06-09 10:02 来源:宁德网 吴宁宁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目前全市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达4.57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为什么还存在“看病难”问题,看病到底难在哪里,我市对此是否已有解决之道?这些老百姓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昨日召开的全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了解答。

为何存在“看病难”?

主因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达4.57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为什么还存在“看病难”问题?

会议指出,当前,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不是因为“缺医少药”,而是群众一窝蜂往大医院挤,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存在严重透支,而小医院却门可罗雀,医疗资源又存在极大浪费。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基层医疗机构不够强。

除此之外,过去经常出现患者“有病乱投医”的情况,既影响了病情诊治,又浪费了医疗资源,更增加了群众负担。而且,当前导致群众贫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如何解决“看病难”?

有序推进分级诊疗

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会议指出,按照“放得下、接得住、快诊疗、重实效”方针,有序推进分级诊疗,有利于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引导群众有序看病和合理就医,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

在分级诊疗体系下,针对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转诊到哪家医院,找哪位专家合适等问题,医疗机构与医生之间、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都建立了制度化的沟通机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患者“有病乱投医”的问题,而且还最大程度方便了患者就医,有力促进“首诊在基层、大病往上转、康复回社区”就医格局的形成。

此外,实施分级诊疗,一方面,可以使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得到及时诊治,而且就医价格更低、起付线更低、报销比例更高,大大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患者实现就地就医,极大地方便群众,从而最大程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怎样推进分级诊疗?

优化分级医疗资源配置

会议要求,全市要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把开展分级诊疗作为当前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落实,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分级诊疗机制。

对此,我市将建立合理的医疗机构分工机制。根据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机构的不同能力、水平和资源条件,进一步梳理明确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具体服务内容、功能和定位,实现医疗资源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比如,市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疗服务;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村卫生所主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早期筛查和初级诊治以及急危重症病人的分诊、转诊,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转”的就医格局。

下一步,我市还将针对乡镇卫生院发展水平滞后问题,实行城乡医院划片对口支援,采取驻点帮扶、业务培训、人员进修等形式,做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不断提升基层首诊能力。特别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和设备配置,到2017年,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医疗设备和附属设施建设要达到省定标准。到2020年,所有乡镇卫生院要达到省定标准。

此外,我市将推进“海云工程”项目扩面提质增效。我市已建成1034个“海运工程”项目点,目前扩面方面的重点任务是扩大项目点服务半径,服务机制延伸至500人以下的建制村,服务辐射农村人口面积达到90%以上。我市还将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责任编辑:陈淑琴

关键词

诊疗 分级 医疗机构 医疗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