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富:用行动诠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两学一做·我为什么入党
刘家富在工作中。
宁德网消息(记者 茹捷 文/图)初次见到刘家富,很难将他与闽东名人联系在一起。秉承着“艰苦朴素”党员作风的他上身一件白衬衫,下身一条简单的西装裤,脚上则是一双穿了多年的旧皮鞋。但就是这么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却创造了一个水产业界几乎不可能的奇迹,一度濒危的珍贵鱼种 “国鱼”大黄鱼,被他从“死亡名单”里拉了回来,使其成为我国最大养殖规模的海水鱼和8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形成了年产14.8万吨、产值百亿元的大黄鱼产业。
刘家富出生在连江县黄岐半岛的一个渔村。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他对海洋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1971年,从上海水产学院毕业的他圆了多年的渔业梦,进入了连江县水产局技术推广站。而另一个心愿却始终萦绕在刘家富心头。“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但因为服务捕捞的渔场渔情工作需要,当时刘家富常年漂泊在从浙江嵊山到福建闽江口一带,入党的事便一拖再拖。
1981年,刘家富从连江县调到了宁德地区水产局。他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通过组织考核,1985年,刘家富终于圆了多年来的入党梦。
而也就在这一年,刘家富开始了大黄鱼人工繁殖及增养殖技术研究。
在当时水产科技界普遍认为大黄鱼作为洄游性中下层海水鱼类,其人工繁殖技术难度很大。有人劝刘家富不要白费力气,不要在这条看不到希望的路上走到黑。当刘家富却不为所动。在他看来,遇难而退不是一个共产党员所为。
凭着搜集、整理的我国4大家鱼及国外海水鱼人工繁殖技术资料和自己刚刚学习的鱼类人工繁殖及养殖的经验,刘家富设计了至今仍不失其先进性的技术方案,并开始了寻觅临产亲鱼和保活驯化野生大黄鱼的征程。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1987年5月9日,他用保活驯养的野生鱼培育的亲鱼20尾开展分组催产试验,育出了100余尾全人工繁殖的鱼苗;随着首创了人工批量育苗的核心技术,其它配套技术也一道道地被攻破,1990年终于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
大黄鱼育苗成功了,但能否成为海水鱼养殖的新品种,实现让渔民增收?这在当时,仍是个未知数。为了将大黄鱼人工繁育研究成果应用与推广,1991年,刘家富带领团队又展开了大黄鱼养殖中间试验与深化研究的新一场战斗。1992年,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试验场成立,成为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和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实验与服务基地。
然而开拓之路经常不是一帆风顺的。
“苦点累点都没什么,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能继续我的研究。”这是1992年,大黄鱼养殖中间试验与深化研究课题受阻,面对20多万元的债务,已是年过半百的刘家富向有关部门汇报时说的一句话,这一次他仍然选择了迎难而上。缺乏资金建实验与生活用房,他买下一艘破旧的退役客船,用石头架出水面既当食堂又当宿舍;没有现成育苗池,便自己动手挖土坑、抹上薄薄的水泥浆,就可用来育苗;利用山头凹穴涂上一层水泥浆建造了沙滤池、蓄水池;买不起塑料管,就砍毛竹替代。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家富和同事们一同解决了养殖大黄鱼生长速度慢的难题,确立了网箱和池塘养殖技术与工艺,为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大黄鱼人工育苗与养殖掀起热潮,具有养殖技术的科研人员成为各家大黄鱼育苗户及养殖户的竞相追逐的对象。也曾有人用高回报挖刘家富“下海”合作,却被刘家富婉言谢绝了,因为他一心扑在大黄鱼产业化和水产技术推广事业上,无暇他顾。
不以谋取个人利益为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家富将发展大黄鱼产业和闽东海洋渔业事业作为一生的目标。从事渔业养殖研究30多年来,刘家富获得了诸多荣誉,仅省部级科技奖项就达7个,省部委以上个人荣誉及表彰十余次。在2003年,他因表现突出,荣获福建省“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是对于我这样老党员极大的肯定。”刘家富不无感慨地说。
如今虽已光荣退休的刘家富,并没有功成身退,而是仍奋战在海洋与渔业科研一线。2014年10月他被聘为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分会名誉会长,继续为我国的大黄鱼产业发展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老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