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林地赎买 绿山富民
宁德网消息(郑成辉 林爱玉) “多亏有了商品林赎买这样的好政策,让我们能够在不破坏原有生态林的基础上获得收入。”日前,柘荣县东源乡绸岭村村民吴观铃在接受采访时说。
吴观铃所说的好政策,是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即政府出资赎买村民的商品林。2015年,宁德市柘荣县被列入全省7个省级试点县之一,重点推进该项工作。通过落实补偿和统一管护等举措,努力实现“不砍树也致富”和“生态优环境美”的有机统一。
据了解,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以来,宁德市立足林业实际,深入调查分析,首创实行后续补偿、推进整村赎买和多管齐下强监管等改革举措。目前,柘荣县已完成商品林赎买面积达8954.4亩,得到了省政府、各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整村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也有效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和质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契机。柘荣县绸岭村将797亩村集体商品林赎买后,村集体获得100多万元的赎买收入。该收入一方面用于村容村貌建设,另一方面投资入股村中企业,每年为村财增收4万多元。今年,该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柘荣县新农村样板村,成为远近驰名的乡村旅游点。绸岭村的成功带动临近鸳鸯头村、完店村等主动申请参与整村赎买,目前已完成3000亩的商品林赎买工作。
同时,宁德市商品林赎买模式在对原有林权权利人一次性予以补偿外,还本着“还利于民”的原则,明确后续生态补偿金返还原林权权利人等措施,从而增强广大群众“保住青山绿水,挣来金山银山”的观念。通过依托国有林场和林业合作社,实施资金入股、劳务合作、订单生产等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产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群众将805亩集中连片个人林木进行赎买后,给每户群众直接带来1至5万元不等的收入。同时,该村依托金山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契机,群众参与林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中药材,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
此外,通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实现森林资源有效整合和统一管理,为实施林分改造修复、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和改善生态景观等提供有力保障。今年柘荣县被授予柘荣县“国家级生态县”称号。同时,立足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柘荣县正计划依托森林资源丰富、赎买面积较大的东源乡组织筹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商品林赎买不仅破解了保护难题,还推动了国有林场改革发展。“过去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县级国有林场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管护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县级国有林场生存和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窘境,许多地方县级国有林场纷纷消亡或被撤并。”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有效破解县级及以下林场经营规模小、管护成本高、干部职工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并且通过国有林场统一经营管理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也有利于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拓宽国有林场发展空间。此举为全省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提供有力借鉴和经验。
今年,宁德市在认真总结柘荣县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将赎买试点拓展至福安市,也得到了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批准,并下达试点经费305万元,该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