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小康梦
福鼎柏洋村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记者 徐烽 郑霄 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暖春四月,万物生长。放眼闽东市县乡村,特色农业产业风生水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抱团发展,一个个新的造福工程点平地而起……新的一年,全市上下正迈着铿锵的脚步,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围绕今年完成脱贫3万人以上,特别是1.4万多名国定贫困对象全面脱贫的“硬任务”,市委、市政府发起“总动员”、谋划“总抓手”、签订“军令状”,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省第一张精准扶贫卡在寿宁下党乡发放。记者 郑霄 摄
盯住重点,保持攻坚态势。在去年夯实贫困底数、完成动态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账”“收入账”,特别是按照省里要求,全面落实《扶贫手册》《挂钩帮扶工作手册》等档案“标配”工作,把“精准网底”扎得更牢。
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把“精准施策”落得更实。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开发性扶贫项目和扶持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大力推广屏南贵溪、霞浦崇儒的经验做法,把扶贫资金、资源要素“折股量化”,通过投资分红、就近务工等方式,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将农村低保标准从去年的2650元提高到3050元,超过国定扶贫标准……同时,深入实施造福搬迁、小额信贷、农业固投、扶贫小贷、技能培训等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搬迁对象1.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对象1371人;落实2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20多个;新增扶贫小额贷款3300多万元,继续“领跑”全省。
福鼎赤溪村农业合作社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记者 徐烽 郑霄 摄
下沉一线,增强攻坚力量。在开展“一转三抓比贡献”活动中,市委把每个双月17日确定为“干部结对帮扶日”,要求各级各部门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包户帮扶活动。截至3月底,全市累计有2.8万名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挂钩帮扶工作。这些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贫困户带去“点子”“措施”和“温暖”,累计实施帮扶到户项目1.6万个,投入资金8500多万元。
柘荣县京林生物有限公司大棚种植铁皮石斛、金线莲。 林颖 摄
扶贫资金“到位”,管好用好是关键。今年2月起,我市就扶贫责任落实、资金管理、项目推进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督查。首轮巡察对象选取水利防汛项目资金、少数民族补助及发展专项资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奖补资金,围绕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监管开展专项巡察。选取1至2个项目多、资金量大的县(市、区),沿着项目安排、资金下达的脉络走向,从市直相关部门直至村、户,一竿子插到底。目前,共巡察5个县(市、区)、20个乡镇、113个村,涉及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在全市系统内开展自查自纠;对情况明确、有可查性的问题线索,立即移送调查核实并作出处理。目前,已移送问题线索13条,立案调查1件,有力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在扶贫开发领域的落实。
霞浦县松港街道江边村造福工程一期霞美花苑小区已入住260多户。记者 王志凌 叶陈芬 摄
新征程、新使命。当前,我市正组织推进“五个一”,通过“实施一批重点任务”“开好一场现场会”“破解一批问题”“培树一批典型”“完善一套办法”,持续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开启扶贫开发“加速度”。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