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路边采芒果引发网友讨论
园林部门:绿化芒与食用芒果品种不同,不仅口感差,而且种植环境不佳,达不到食用标准
市区蕉城南北路上,不时有市民用竹竿等工具摘芒果。
宁德网消息 (记者 郑霄 文/图)
炎炎夏日,市区不少道路两边的芒果树结满了“盛夏的果实”,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景致,但诱人的果实也引发了一些不文明行为。近日,有些市民爬树、爬围墙、拿起长竹竿、自制“摘果器”,加入了摘芒果的行列。有网友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将这种现象发到网上,一时间引发网友的讨论。
路边芒果很诱人 自制“神器”忙采摘
近日,宁德本地一微信平台发布了一则名为《凌晨4点,宁德人冒险采摘,而它却暗藏“杀机”》的帖子,帖子称,有市民在凌晨4点还目睹到有人拿着竹竿采摘路边的芒果。在曝光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做出了相关的科普和善意的提醒。
据了解,路边种植的芒果多是绿化芒,这种芒果树枝叶茂盛、蔽荫度好、养护容易。但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汽车尾气,果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铅、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食用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摘芒果的动机,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想吃,另一类却是因为好玩。许多人因此拿起竹竿将芒果直接拍打到地上,或是爬上树枝,摇晃树干,果实、树叶纷纷而下,这不仅对树木生长不利,对市民的安全也是一种隐患,芒果树不粗壮,树枝难以承受成年人的体重。
7月29日下午,记者在蕉城南北路上看到有市民拿着一个奇怪的装置在摘芒果。该装置是将大号可乐瓶对半剪开,将口小的一头用铁丝缠绕固定在长竹竿的尾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摘果神器”,只需找准成熟的芒果,用瓶子把芒果套入瓶中,轻轻一摇,果子就落入瓶中,避免了果子掉落地上被摔坏。据记者观察,有一队年轻夫妻和一对父子组成的“摘果队”在短短20分钟内就摘了40多个芒果。
此外,记者从网友的留言中发现,不仅公路旁的芒果很“吃香”,甚至很多小区内的芒果树也受到了“光顾”。
@小猫臭臭:我们小区里的芒果也总是有人摘,前两天晚上就看到几个男孩子把其中一个架在肩上去摘,其实挺危险的。
该不该摘引热议
能不能吃有回应
市民刘女士供职于市内一家医药机构,由于职业原因平时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留心,她告诉记者:“绿化芒是不宜食用的,以前我曾有一个邻居吃了绿化芒后,胃肠道出现了不适去了医院。”刘女士说,常常看到在路边打芒果的市民,上前劝阻,反而被别人讥讽为多管闲事和有便宜不懂占的傻瓜。
但也有有部分网友认为,其实把芒果摘了挺好,既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又解决落果问题。
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区在包括蕉城南北路为主的几条城市主干道都种有芒果树。据了解,之所以选择绿化芒作为行道树,是由于绿化芒枝叶浓密、分枝点较高,树型树冠匀称等。但绿化芒毕竟与食用芒果品种不一样,其核大、肉薄、味酸并不好吃,加上种植在城市道路边,土壤中或含有重金属,再加上受汽车尾气、粉尘的影响,这样的生长条件达不到食用标准。
责任编辑: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