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脱贫故事
宁德网消息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
面对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屏南县全县上下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精准施策, 通过文创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和造福工程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
不同的致富路径,同样的小康梦想。帮扶干部深入贫困一线,把群众当亲人,用脚步丈量脱贫路,用双手托举致富梦,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日,记者走访了屏南县几位贫困户,跟随他们走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倾听那些动人的——
脱贫故事
张贤笑:“瘫痪在床”扶起来
张贤笑的妻子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日前,在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采访时,记者遇到正在自家门前喂养鹅的马孝艳。由于刚刚凑足女儿上学的费用,马孝艳的脸上一扫往日的阴霾,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幸福笑容的背后,一家人却历尽苦难。现年50岁的张贤笑是马孝艳的丈夫,过去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10年前,张贤笑不幸得了脑血栓,花光了借来的10万元医疗费,仍然瘫痪在床。一家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还清债务,可几兄弟共有的祖屋墙体开裂,变成危房,儿子找不到工作,女儿上大学缴不起学费,古稀母亲常年医药不离身……生活的重担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而他们除了微薄的低保金外,几乎没有其它收入。
2015年,张贤笑一家被列为挂钩帮扶贫困户。此后,县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帮,一帮就是两年多。
由于瘫痪在床,张贤笑每月 “尿不湿”的花费就要500多元。帮扶部门经过多方筹措,每年帮助协调解决一定数额的医疗救助金和慰问金,缓解了医疗费不足难题。贵州籍的妻子和永安籍的母亲一直是“黑户”,没有户口,就不能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帮扶部门又帮助协调解决了她们落户问题,使她们顺利办理了社保卡,均能享受到医保、社保和高龄补助优惠政策。
马孝艳掰着手指向记者算起了帮扶账:儿子没有工作,县领导帮忙介绍到凯城酒店当厨师,每月有3300元工资收入;帮助担保贷款5万元入股企业分红,每月有固定的750元收入;帮扶5000元生产项目资金用于养鹅、养鸭,每年都有收入。
“现如今,女儿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念大三,目前在闽东医院实习,等明年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有了收入后,就可以逐步脱贫,真的要好好感谢政府扶贫好政策!” 马孝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在这一系列的措施帮扶下,虽然张贤笑瘫痪在床头,但这一家贫困户终于被扶了起来,在脱贫路上大踏步走,一个也不掉队。
郑乃观:点燃生活新希望
在茶园忙碌的郑乃观
天刚刚蒙蒙亮,郑乃观便来到了位于屏南县代溪镇康里村造福工程安置点的新家,开始忙着新家的砌墙。看着年底即将入住的新房,郑乃观心里说不出的欢喜。“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摆脱了贫困,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他由衷地感激到。
现年43岁的郑乃观,2014年,在工厂务工期间不慎被石头压伤腿部,一度卧病在床。其父亲又患有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风湿病,每年都要花费不少医疗费。2015年,经朋友介绍娶了个媳妇,但因妻子无法忍受穷困潦倒的日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邻里亲朋的帮衬,才让一家人勉强度日。
为了帮助郑乃观实现脱贫,2015年代溪镇政府将其纳入扶贫重点对象。当地政府在了解到其一家人至今还借住在亲戚家中,解决住房问题迫在眉睫。为此,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把郑乃观一家列入造福搬迁对象,将村里造福新村遗留的一块占地45平方米土地,免费给郑乃观做宅基地使用,同时获得了5.6万元造福工程补助。县领导又帮助他争取县计生协会安居工程补助6万元。有了资金做靠山,郑乃观鼓足干劲,一口气盖起了房子。
圆了安居梦,如何帮助解决生产?在各级的帮助下,郑乃观立足当地高海拔地资源优势,带头成立了18户贫困户为主的康民茶业专业合作社,开始踏上发展茶叶的路子。自2016年起,他陆续从银行获得无息贷款,并把每年县领导扶持的2000元资金,投入茶叶基地。目前,他在合作社中从事茶园管护工作,每月能领到近千元的工资。此外,为了增加郑乃观的收入,村里还将其聘为文化协管员,每年有1800元收入。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做泥水工,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
扶贫先扶智,脱贫志更坚!思想文化可以催人奋进,正在脱贫的郑乃观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纵情端午走进康里”、第二届传统文化节等义工活动。正如他所说的“社会没有放弃我们,我们凭什么放弃自己。”用勤劳双手走出一条致富路,郑乃观信心十足。
韩云彩: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场秋雨后,屏南县寿山乡降龙村空气清新,一栋栋民房坐落山水间,美不胜收。村民保洁员韩云彩正在村道上打扫卫生,依靠保洁员每月1800元的收入,曾是贫困户的韩云彩直接实现脱贫摘帽。
多年前,韩云彩因右手残疾,妻子患糖尿病,只能靠在村里务农的微薄收入维持家庭,每年医疗费用开销很大,家里的日子越发困难,儿女外出务工也因文化程度不高很难找到好工作,工资还不够支付在外高昂的生活费用,一家人的日子过着紧巴巴。
2015年,韩云彩被列为国标建档立卡贫困户,县领导还和他家结成“亲戚”。按韩云彩的话来说:“我都不敢相信县领导会成为我们家的亲戚。”这话虽土气却实实在在体现了韩云彩全家的欣喜。
2015年春天,在政府帮扶下,韩云彩的200棵脐橙苗带着全家的希望扎根在降龙的山坡上。2016年挂钩帮扶单位和乡政府,送来了4000元帮扶资金用于种植脐橙。之后,又参加了寿山乡举办的就业技能培训。如今,脐橙苗在韩云彩的悉心照料下长势喜人,不久就能挂果收益。
2015年12月,在新一轮确定护林员名单时,他顺利当上了护林员,每月150元的工资虽然不多,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有了希望,喜事也不断。2016年6月,县领导又帮他争取到保洁员岗位,每月有1800元的工资,这让韩云彩夫妇笑开了花,家庭生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韩云彩的儿子韩川屏一直从事橱柜安装,县领导主动上门与他们进行沟通,鼓励其自主创业。2016年11月,在帮助申请到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后,女儿韩小琴与儿子韩川屏开起了装修建材店铺,生意开门红。2017年新春,手拿6万元收入的韩云彩一家人,终于过上了一个幸福的春节。
2017年7月,挂钩帮扶的县领导再次来到韩云彩家,注意到他们家的电线老旧,存在安全隐患,现场协调解决电线重新布线问题。“真没想到上级部门领导不仅积极帮助我们发展生产脱贫,连这么小的事都这么用心,真的太幸福了。”韩云彩激动地说。
如今,小孙女出生,儿子建材店日渐红火。每天,韩云彩早饭后出门打扫卫生之后,回家抱抱小孙女,下午再去山里巡查,顺便看看自己的脐橙苗,晚饭后含饴弄孙,日子过得美滋滋。
苏菜仙:安居房里话脱贫
“没想到我能实现脱贫,而且还能住上三层新房,这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站在位于屏南县寿山乡寿山新村的自家安置房前,精准脱贫户苏菜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现年37岁的苏菜仙,家住寿山村后湾,一家7口人,父母年老体弱,2个子女尚还年幼,50多岁的哥哥由于身体不好,至今未婚并与其一同生活。因为贫穷,2015年,苏菜仙被确定为国定标准扶贫户。
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苏菜仙通过开办鸡鸭养殖场,2016年,他便成功实现脱贫。挂钩帮扶的县委统战部工作人员在家庭走访中发现,苏菜仙一家仍住在后湾,房屋老旧而且交通不便。知晓情况后,统战部工作人员便将此事记在了心头。一到县里立即帮助其查阅相关材料后,发现其一家完全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条件,便立即建议乡政府将他列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按照异地扶贫搬迁每人2.8万元的补助标准,苏菜仙一家可获得19.6万元的补助款。
得知符合异地搬迁政策的苏菜仙,既开心又发愁,因为要领到补助款,就必须要在今年6月底前盖起新房。可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能否如期实现新房梦,显得有些一筹莫展。
屏南县有关帮扶部门了解到苏菜仙面临的这些难题后,经与寿山乡领导班子协商讨论,决定在寿山新村专门划出一块地用来给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建房;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由乡政府出面联系好工程队,牵头贫困户与工程队签好合同,采用先盖房后付款的方式,先帮助贫困户建好一层住房,达到领取补助的条件后,贫困户将领取的补助款再还给工程队。这样,苏菜仙的两大难题如愿得到解决。
如今,圆了安居乐业梦的苏菜仙高兴地说:“我们贫困的农民都想着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现在好了,有了这些带头人挂钩帮扶为我们提想法、提思路,并帮助我们解决具体的困难,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脱贫致富。我和我全家现在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
两年来,苏菜仙夫妇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指导下,不仅通过开办鸡鸭养殖场成功实现脱贫,还通过异地造福搬迁工程圆了安居梦,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陆修概:风雨过后见彩虹
一大早屏南县双溪社区居民陆修概就在自家板栗园里除杂草,修水沟。“今年的板栗经专家指导进行修剪管理后,长势比往年好了许多,增产又增收,年底脱贫肯定没问题。”陆修概笑容满面地说道。
现年64岁的陆修概,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脱落等疾病,妻子是肢体二级残疾人,需长期服药,女儿是在读大学生,每年的医药费和孩子的学费成了他们家最大的经济负担,一家4口生活开支全靠儿子在外打工赚取的微薄工资。 2016年他被定为国标贫困户。
人穷志不短。陆修概曾向亲戚借款,开发山地,养过兔子,种过油奈,但由于种养、管理经验不足,加之后续资金缺乏,不仅血本无归反而欠下了两三万元的债务,也严重打击了他对脱贫致富的自信心。“那时候真的很难过,种油奈因土基不符造成产量偏少,果又酸,这边欠亲戚钱,那边女儿上大学一年又要花费两万多元,都不知如何是好。”陆修概回忆道。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挂钩帮扶的县领导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经常入户走访,了解困难,在为其争取到低保名额,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还时常到陆修概家中与其一同探讨合适的脱贫路子。为提高陆修概脱贫增收能力,在挂钩领导的帮助下,他争取到两批共5000元的生产项目帮扶资金,针对其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问题,双溪镇政府又安排他参加“雨露计划”培训,学习桃子、板栗等水果种植技术,还积极联系福建木兴农业科技公司对他的果园管理进行跟踪指导。有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陆修概又重新树立了信心,他将原先5亩油奈园换种成桃子、梨等果树,并对近3亩的板栗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科学裁剪、施肥,把学到的技术也运用到实际的管理中,果树一派欣欣向荣,丰收在即。“今年桃子、梨由于产量不多只卖了2000多元,但今年的板栗长势比去年好多了,保守估计会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而且现在新出台的医疗救助和医保免交等政策,减轻了家里不少的经济负担,我再也不用为医疗开销大而发愁了。”陆修概说。
经过一年多的帮扶和陆修概自己的努力,他家庭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好转。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陆修概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目前在厦门找了份工作,月收入2000元以上,加上儿子在新疆打工,月收入也有2000元,他对年底实现脱贫信心满满。
“现在家里收入增加了,政府又提供1.2万元的修缮款给我装修房子,解决我安居问题,我真的很欣慰。今年准备对果园进行再升级改造,采取林下套种方式进一步增加果园效益,木兴公司免费提供的200多斤中药材黄精已经种在了板栗树下。我相信家里的日子,以后一定会越过越红火。”陆修概满怀憧憬地说。
□ 本刊部分文图由屏南县委报道组提供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