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推进会举行 175人因破坏环境资源被起诉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通讯员 徐城)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各类破坏环境资源案件31件38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各类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18件175人,为闽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7年全市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推进会暨生态环境资源业务研讨会上获悉的消息。
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25日,全市生态检察部门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各类破坏环境资源案件31件38人(去年同期39件44人),同比分别下降20.5%和13.6%;经审查批准逮捕28件34人(去年同期32件36人),同比分别下降12.5%和5.5%;不捕3件3人,不捕率7.8%。受理的批捕案件中,按案件类型划分:盗、滥伐林木9件11人;污染环境7件8人;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5件6人;非法采矿3件6人;失火2件2人;非法经营2件2人;破坏珍贵植物资源1件1人;非法占用农用地1件1人;故意毁坏财物1件1人。
全市生态检察部门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各类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18件175人(去年同期122件165人),同比件数下降3.2%,人数上升6%;经审查决定起诉95件132人(去年同期106件137人),同比分别下降10.3%和3.7%;不诉14件16人(其中相对不起诉11件11人,存疑不诉3件5人)。受理二审上诉案件1件1人,再审案件1件1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中,按案件类型划分:盗、滥伐林木36件53人;污染环境19件24人;非法占用农用地17件32人;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12件21人;非法采矿10件16人;失火10件10人;破坏珍贵植物资源5件5人;故意毁坏财物4件4人;非法狩猎3件5人;走私固体废物1件4人;非法捕捞水产品1件1人。
除此之外,全市两级生态检察部门共适用生态环境修复赔偿案件25件,补植林木1400余亩,投入7万余元用于排污、疏浚河道,投入30万元用于被破坏山体修复工作,为宁德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就如何做好下一步生态检察工作,会议要求,以提高思想认识为抓手,增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生态检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检察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办案质量和法律监督水平,抓好办案这个主责主业,努力为宁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