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力,“秀”出闽东文化
《畲带情》表演现场
宁德网消息(郑雨桐 赵巧红 谢世雄 文/图)11月11日至12日,第四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决赛在福州举行。决赛中,宁德师院艺术团的畲族舞蹈《畲带情》惊艳全场。
畲族传统舞蹈,经过宁德师院艺术团的创新,具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为观众所接受认可,让人不禁感叹:高校与地方文化究竟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如今,许多优秀的地方文化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地方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高校作为地方的“文化高地”,聚集了区域内众多人才和智力资源,在传承地方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宁德师院不断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在保护闽东文化方面作出许多有益探索,以高校的方式,向世人“秀”出了闽东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邂逅”畲带,擦出绚丽火花
记者了解到,《畲带情》取材于畲族少女编畲带这一畲族传统习俗,讲述了一位出嫁畲族少女回忆母亲教自己编织畲带的故事。舞蹈浓郁的畲族风情和闽东文化韵味令人印象深刻。
舞蹈编导之一的徐艳老师介绍说,畲带,就是畲族彩带,是畲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畲族男女的定情信物。在过去,编织畲带是畲族妇女必学的手艺。畲族姑娘到六七岁时,母亲就会教授其编织畲带。
“畲族文化是我们高校所在地的特色文化,也是舞蹈的独特元素。我们希望通过《畲带情》,展现畲族特色文化和畲族妇女的勤劳贤惠。” 徐艳告诉记者,她原本就有接触和学习畲族舞蹈,也很喜欢畲族文化。她一直思考如何将畲族元素融入舞蹈,编创出一套与众不同的节目。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畲带习俗,便以此为主题,与同事一起创作了《畲带情》。
“我们尽可能展现原汁原味的畲族文化,这也是我们这支舞蹈的灵魂。”徐艳说,除了主题依托畲带习俗,编舞方面也融入了许多畲族舞蹈的手势和动作。为此,徐艳等人专门请教了畲族歌舞团编导和民间传承人,以保障舞蹈的专业性。
他们还邀请专业作曲家创作具有畲族特色的歌曲,并由畲族民间歌手演唱录制,制作成舞蹈背景音乐。同时,由畲族服饰技艺人设计改良舞蹈服饰,尽最大限度展现畲族文化。
“打包”文化,凝聚传承合力
编舞固然不易,学习《畲带情》同样不易。由于是比较少接触畲族舞蹈,艺术团学生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练习。不仅如此,学生还必须了解畲族文化,才能展现出畲带传承的情感。艺术团学生丁燕告诉我们,临近表演,他们每周都要训练2至3次。她第一次尝试“畲族母亲”的角色,更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揣摩。
“为了呈现最好的表演状态,我们一直和学生讲述相关的畲族习俗。这也是传承保护畲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徐艳告诉我们,在编导过程中,他们了解到畲族许多习俗和技艺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许多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他们也希望通过这支舞蹈,让自己的学生和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畲族文化。
“虽然我是畲族人,但是对畲族文化了解并不多,也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才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回到家乡后,我也会尽力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艺术团学生钟雪如告诉我们,现在很多畲族年轻人对畲族文化并不了解,大都是以学业为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畲族文化是闽东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思路是将这些特色的闽东文化融入创作中,一方面增加节目的特色和内涵;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更多闽东文化、保护闽东文化。”校团委办公室副主任李成皓说道。
除了《畲带情》,宁德师院艺术团近年来还编排了《舂棉斋》《藤牌舞》等展现闽东文化的作品,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我的家乡在广西,到大学才开始接触到闽东文化。一接触就被其深深吸引。”艺术团学生李思乐说,她在艺术团的3年时间接触了许多闽东文化,也在学习和表演中渐渐爱上了闽东文化。她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将带有闽东文化特色的舞蹈和知识教给别人,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闽东文化。
“发力”保护,形成良性互动
“与地方文化互动,不仅能为我们的教学和活动增添新元素,也丰富了当地文化的内涵。”李成皓告诉我们,学校在创作带有闽东文化元素作品的同时,也是在丰富闽东文化的内涵,传承和保护闽东文化。
近年来,如何在高校和地方文化间形成良性互动,一直是宁德师院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宁德师院依托闽东文化,不断挖掘其内涵,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教学素材,如“柘荣剪纸衍生品”“现代畲族银饰艺术设计”等。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延续和拓展闽东文化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传承保护闽东文化。如成立畲族文化研究所,并开设福建省高校首个畲族歌言传承班,为畲族歌言的传承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
在此基础上,宁德师院在学术科研层面又进一步发力,“秀”出闽东文化,让闽东文化为更多人知晓,发挥实用价值。去年6月8日,宁德师院成立闽东文化研究中心,下设畲族文化、陈靖姑文化、廊桥文化等13个学术研究团队,深入挖掘闽东文化内涵,组织开展闽东文化研究。
该中心通过开设学术讲座、召开学术会议、出版研究文集、提供咨询服务等,推动地方文化研究、展示、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为闽东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中心还将对闽东地区所辖县市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建立系统完整的地方文化资料信息库。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