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执法局 “721”工作法,让城市管理更高效
宁德网消息(郑雨桐 冯恺晖)路面,晴日灰尘少了,雨天水流清了,行人的心情更舒畅了。
街面,占道经营少了,流动摊点少了,乱搭乱建少了,街景更养眼了。
如今,漫步宁德大街小巷,占道经营、渣土污染、违法建筑等影响城市形象的现象大大减少。城市面貌的可喜变化,让市民拍手称赞。
改变,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积极作为分不开。去年,该局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积极推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即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加市民的满意度。
提前介入,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1月9日,像往常一样,市执法局渣土车专项整治组队员一大早就来到东侨开发区几个工地巡查,并主动上门与工地负责人交谈,提醒渣土车运输的相关注意事项。从去年年底以来,专项整治组每天都会在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上巡查。
“渣土污染治理比较麻烦,与其等发生后再去治理,不如将其制止在源头。”渣土车专项整治组负责人颜文斌说。他们对工地的可能污染源头实行提前介入,大大降低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也有效减少了执法纠纷频发等问题。
为了强化源头治理,去年,市执法局共出动执法车261辆次、执法人员704人次,教育劝导工地业主、施工企业负责人、渣土车、搅拌车、装载车、拖拉机等违规作业1055人次,并建立工地联系点8处,有效控制渣土污染。
渣土污染在源头治理的思路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两违”行为也因源头治理而降低发生率。去年初,该局引入无人机巡查,打造“两违”常规巡查和无人机相结合的“地面巡查+空中监控”体系,从源头对“两违”行为进行严格管控。
据统计,自该局“地面巡查+空中监控”体系形成以来,中心城区新增违建从每天平均发生0.636处,降至去年底每天平均发生0.195处,顶风抢建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细化责任,变“突击整治”为“网格管理”
近日,东侨支队第二大队中队长陈绍铭带着队员,巡查兰亭社区,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进行管理。
去年,市执法局出台《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蕉城支队和东侨支队将全体一线执法人员下沉到25个网格社区,并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网格责任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新网络。
“自从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我们执法效率大大提高,也避免了推诿扯皮的现象。”陈绍铭说。以往,他们大都采取突击整治方式,但整治面窄、持续性不强、容易反弹。自从领了“责任田”华侨新村社区,他们在定时全面巡查的基础上又进行不定期专项整治,确保管理到位。
围绕网格化管理,该局还先后在蕉南市场、万佳超市等城区重点网格区域设置了12个城市执法岗亭,全面开启城管工作“零死角”模式。在没有其他大型执法任务的情况下,每个岗亭每天安排2至4名执法人员值班,对岗亭周边区域内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整治。
据统计,实施网格化管理后,蕉城支队和东侨支队共劝导商家进店经营及违章占道经营44200多起;疏导流动摊贩26200多起,有效改善中心城区市容环境。
服务前置,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去年7月10日,万郦片区内,蕉城支队城南中队执法队员在商铺周围忙前忙后地将商品往店铺内搬,清出被占用的人行道。
“万郦片区内有上百家店面,有些商家常和我们玩‘猫鼠游戏’,我们一来他就撤,我们一走他就占,日常控管难度大。”城南中队负责人傅明强说。
根据“721”工作法,城南中队实施“帮摆”模式,派出队员们主动上门帮助经营户们摆放货物、节省空间。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使不少门店从此告别了占道经营。
“根据以前的做法,占道经营的物品都是没收。有些商户不服,就容易引起矛盾。通过服务手段解决问题,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更加支持,工作开展也更加容易。” 傅明强说。
这仅是市执法局通过服务手段解决问题的一个缩影。去年来,该局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引导经营户提升自主规范意识,最大程度减少超门头经营、占道经营等影响市容市貌行为的发生。
同时,针对可以不用通过执法等强制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该局突出劝导、规范、引导等服务手段,既缓解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也赢得了市民群众的认可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