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围绕中心促发展 履职为民强担当——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

2018-01-19 14:10 来源:宁德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一行深入福鼎市开展重点项目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一行深入福鼎市开展重点项目调研

宁德网消息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中心任务,认真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共审议法规草案2项,通过1项;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3项,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项,开展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各1次,审查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67件;作出决定、决议9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0人次,全面完成常委会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良好开局。回顾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数字的背后,凝结的是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职的汗水和结晶,彰显的是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责任和担当。

加强地方立法 推动依法治市

“法者,治之端也。”立法是建设法治宁德、推动依法治市的前提和基础。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让地方立法成为全面依法治市的“助推器”。

去年7月1日,《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是宁德市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首部地方实体法规,实现了宁德市地方实体立法零的突破。

宁德市是全国畲族人口聚居地区。近年来,随着社会交流的不断扩大,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畲族文化迫在眉睫。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宁德市实际,将畲族文化保护条例作为首部实体性地方立法项目。在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条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及起草小组,充分发挥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金敏高度关注立法质量,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到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等各个环节多次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畲族聚居区、民族中小学等开展调研,多方征求、听取畲族群众、专家对《条例》的意见建议。《条例》通过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采取答记者问、刊登解读文章等多种形式,为《条例》实施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还健全完善立法工作机制,聘请了13位立法咨询专家,建立了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积极回应群众期待,科学编制了(2017-2021年)五年立法规划,将陆续制定城市停车场建设管理、霍童溪流域保护、幼儿园规划建设、红色文化遗址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法规,切实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良法促进法治、保障善治。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服务中心大局 促进科学发展

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和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是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头戏”。

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全市经济运行,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建议、抓监督、促落实,凝心聚力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霞浦核电项目建设一线、在湾坞半岛项目工地、在蕉城区署前路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现场……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纷纷下基层,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市人大常委会着眼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听取宁德市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调研,听取审议市政府相关工作报告,督促政府尽快制定并落实激励机制等政策措施,持续做强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做大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继续推动建立市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市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督促财政资金花得规范、花得透明、花到实处、花出效率。同时,还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参与预算监督调研,进一步提高代表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监督实效。

全市宪法知识竞赛

全市宪法知识竞赛

发挥职能优势 聚力脱贫攻坚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积极依法履职,助力扶贫工作。

“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精准脱贫一个不少。脱贫攻坚是当前全市各级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在蕉城区飞鸾镇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时说。

聚焦农村、关注农民、助力农业,推动宁德市扶贫工作大步向前。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动作频频: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开展农村农业产业化专题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审议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认定精准度、加大对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对象的帮扶力度、加大扶贫搬迁和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扶贫资金多元化投入、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加强精准扶贫考核督查等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认真开展“四下基层”,多次前往宁德各县(市、区)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行动等工作,主动帮助挂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并带动各级人大干部、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挂钩帮扶活动,为全市脱贫攻坚献计出力。

不仅如此,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形式,以“三共三促”(组织共建促提升、党员共培促活力、实事共办促民生)共建思路,引导机关三个党支部持续深化与周宁梅山村、红阳村,福鼎双华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助推精准扶贫。两年来,机关党员干部300余人次走访帮扶贫困户,落实帮扶资金240万元,完成2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挂钩帮扶村的村级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民生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履职为民 促进民生改善

十九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标,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调查研究,寻找破解之策。听取审议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宁德市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向市政府提出审议意见,并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让孩子“幼有所育、学有所教”,都能够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办好宁德市民族中学等工作出台系列措施。

——卫生医疗事业,事关百姓福祉。针对群众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广泛倾听百姓心声,听取审议医疗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有关工作,重点解决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医保缴费机制、药品短缺等问题,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努力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关系民族团结稳定大局。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专题组织开展《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要求政府研究制定“十三五”民族地区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民事执行工作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改进监督方式,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开展了法院民事执行工作专题调研。通过调研,针对市法院队伍建设、依法办案、“阳光执行”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审议意见,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夯实工作基础 发挥代表作用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后,常委会认真指导县乡人大做好代表活动平台的规范建设,全市建立了614个代表活动站(小组)和229个固定活动室,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积极组织开展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不断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全年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召开调研座谈会136场,形成调研报告117份。

为加强代表服务保障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健全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机制,持续推进人大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建设,坚持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参加19项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及时通报工作,定期寄送资料,保证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使常委会各项工作更接地气、更顺民意。制定代表培训五年计划和年度培训方案,通过委托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专题培训等方式,对市人大代表进行初任和履职培训,共培训2期430人次。开展市人大代表履职登记工作,指导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履职报告活动,增强代表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监督的意识。

为增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梳理确定涉及城建、交通、教育等方面26件代表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进行重点督办。强化对疑难建议办理工作协调督办,对未办结或代表不满意的建议加大“跟踪督办、二次反馈”力度。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的2件议案已办理完毕;代表提出的355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在规定时间全部答复,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者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95%,办理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回眸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有效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展望未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宁德市人大工作新篇章,为“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不断作出新贡献。

(本版稿件由 郑舒 赵巧红 提供)

责任编辑:卓金芳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立法    宁德市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