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3)
——二○一八年一月十九日在宁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六)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实现脱贫3.45万人,实施造福工程1.68万人,分别超年度计划7%、18%;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095户。向1.07万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5.03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为8359名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4355.13万元,发放贫困家庭子女助学金和补助6198.35万元、惠及3.25万人次。扶贫工作在全省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地标精准扶贫在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上作典型介绍。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民生支出237.97亿元、增长17.6%,占公共财政支出80.2%。完成3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3.0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3%。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2650元提高到4000元、惠及7.82万人。2.3万名特定对象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5.51亿元、高龄津贴4980万元。6250户职工家庭获得公积金贷款27.5亿元。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198套,基本建成4097套,累计配租配售2.88万套,2025户农村危房完成改造。社会事业补短板扎实推进。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项目43个,新增学位8896个。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358个,新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34所。建立宁德民族中学省市县三级共建机制。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宁德师院增设本科专业4个,整合闽东卫校设立二级医学院。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75.18%、增长14.7%。公立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制全面实施,医保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实施医疗机构项目98个,新增床位266张,建成达标一体化村卫生所677个。新改扩建市社会福利中心等养老项目70个,新增养老床位1598张,改造护理型床位2845张,养老服务工程率先超额完成省定任务。蕉城黄鞠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蔡威事迹展陈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哈魂》荣获省百花文艺奖一等奖。新增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5个。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省运会、老健会筹办备战扎实推进,18个比赛场馆和市老年人活动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宁德市被推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社会治理不断深化。“平安宁德”建设持续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指挥大厅建成投用。“雪亮工程”建设在全省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反恐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有力,各类违法犯罪得到严厉打击,群众安全感率达94.62%。党的十九大、厦门会晤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圆满完成。福鼎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信访态势平稳可控,环境信访工作获环保部通报表扬。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防灾减灾扎实有效。工、青、妇、计生协、科协、统计、老区、老龄、残联、移民、人事编制、审计、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七)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定实施党组工作规则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并报告工作,依法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配合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项调研、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48件。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定期向政协通报情况,重视委员调研协商成果,办理市政协提案342件。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与法院、检察院、工会互动联系持续加强。制定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65件,废止或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91件,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推进,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经济总量增长受去产能等因素影响较大,但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属驻宁机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宁部队、公安民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转型步伐不快,市场竞争力仍然不强;金融生态环境尚需进一步修复,中小微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贷难矛盾仍较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明显,山海联动有待加强;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要素与配套保障还不到位,影响项目建设与投产现象比较普遍;脱贫攻坚存在薄弱环节,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和规范管理仍需强化;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一些干部思想观念、担当作为、工作效率还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