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边防支队大力推进“信息边防”建设
欲与“长城”试比坚
边防民警操作无人机开展巡逻检查。
宁德网消息(袁自由 雷炜 文/图)阳春三月,海风轻拂。在霞浦县三沙古镇码头,边防民警陈书平带着几名工人爬上一个山坡,选了一处合适位置安装监控球机。陈书平说:“以前,这个码头是走私、偷渡分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有了这路监控探头,可对这片海域实行全时段、无死角管控。”
在这样敏感部位,该支队新增近千路监控探头,覆盖了闽东1046公里海岸线。从去年初开始,宁德边防支队坚持以“信息边防”建设为龙头,向科技要警力,向数字化要战斗力,立足军民融合智能海防线建设,大力推进合成作战指挥、沿海治安立体防控、部队管理智能安防三大系统,在千里边防线上筑起了一道新的“海上长城”。
信息汇聚
实现“大数据”合成战
“滴,滴,滴……”3月1日傍晚,一阵刺耳的警报声突然打破蕉城边防大队合成作战指挥中心的宁静。伴随着不断闪烁的警灯,值班员肖厚选轻点鼠标,指挥中心LED大屏上立马呈现一辆由三都城澳码头卡口监控系统自动“捕捉”的可疑油罐车。
“各勤务组请注意,三都城澳码头发现可疑车辆,请立即展开查缉。”指挥员肖厚选一边注视嫌疑车辆动态,一边发布查缉指令,“监控组密切关注各卡口动态,掌握行车轨迹;堵截组立刻前往该区域进行拦截查缉!”
卡口监控、车载图传、单兵图传,一切都在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到十五分钟,这辆涉嫌运载无合法手续成品油的油罐车被边防官兵成功查获,当场抓获涉案人员2名,查扣涉嫌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约20吨。
从警报拉响到“战斗”结束,仅仅用了十五分钟。在闽东1046公里的海岸线上,这样的速度是曾经不敢想象的。
从2017年初开始,这个支队注重向科技要警力,牵头地方政府、公安、渔政、海事等有关部门,投入近百万元建成全省首个大队级军民融合合成作战指挥中心。
除此之外,这个支队还将大数据、联动、群防三者有机融合起来,在核心卡点、重点区域、敏感部位设立“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监控系统,只要是录入系统的可疑人员或车辆经过,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发出警报,并立即与其他联动部门共享信息。
从“警力防控”到“科技管控”,从“单打独斗”到“合成作战”,该支队不断深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应用,从去年1月至今,该支队新建勤务指挥室、指挥中心16个,保障完成重大安保任务16个,查获各类走私、偷渡案件110余起,总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立体扫“盲”
打造“海陆空”防控带
冬季的三沙海域,呼呼的北风吹得令人发颤,三沙边防派出所民警陈强顶着严寒,坐着小船,携带无人机踏上无人岛——根竹仔岛。
民警陈强介绍说,这次上岛任务是对根竹仔岛进行踏查,岛上没有路,以前靠走费劲又耗时,现在有了无人机协助,省时又省事,二十分钟就可扫一圈,一个上午就能走两三个岛。言语间,陈强操纵一架六翼无人机,“嗖嗖”两下就高悬海岛上空,随即无人岛航拍画面清晰地呈现在系统界面,一草一木尽收眼底。
在宁德边防支队管辖的4.46万平方公里海域里,像这样的无人岛有数十个。这个支队信息化科科长杨磊说:“靠人工踏查难免会有‘盲区’,而无人机灵活性强,清晰度高,就像一个动态的监控探头,360度无死角,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对于民警许在祝而言,无人机最大的功用当属搜救。去年10月2日,上海一个旅游团的一名游客离团到嵛山风景区游玩,由于岛大路杂,信号不好,一时迷失方向。
嵛山风景区山路崎岖,地理复杂,如果盲目搜寻极易错失搜救良机。“用无人机协助搜寻!”经过大家商议,许在祝等人兵分两路,一路用无人机定位搜寻,一路沿着游客行进路线四处找寻。不到半小时,搜救民警根据无人机锁定的失联游客方位,成功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
除了无人岛踏查、海上搜救功能外,无人机还肩负着空中巡逻、现场取证、抢险救灾等职能任务,协助边防官兵第一时间处置各类警情和险情。春节期间,飞鸾边防派出所发现辖区一处两层小楼内有一地下赌场。在前期侦查中,为了不打草惊蛇,掌握足够的证据,边防民警通过无人机观察赌博场所人员进出情况和活动规律,最终一举捣毁这个聚众赌博窝点。
去年以来,该支队为基层单位配备多旋翼无人机27架,运用无人机巡航300余架次,累计飞行6000余分钟,协助官兵抢险救灾、案件取证、犯罪抓捕等近百次。
便捷高效
实现“数字化”管理圈
在下白石边防派出所智能办案区,一个“黑色手环”格外惹人注目。每当犯罪嫌疑人进入办案区,边防民警就会给他们带上这个“黑色手环”。此时,犯罪嫌疑人在办案区的活动轨迹均被记录下来,若离开规定活动范围,警报声就会自动持续响起。
“这个手环的脱和带都要专门的工具,犯罪嫌疑人是没办法轻易取下来的。”下白石边防派出所民警刘忆说,不要看这东西小,但很实用。
智能办案区除了对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实时监督外,也可对办案民警进行实时提醒。下白石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蒋奎介绍说,我们规定办案民警进入办案区,必须随身携带一张双频电子标签,如果办案期间出现超期羁押、不按规定执行流程等问题,系统也会自动报警提醒,随之法制员就会跟踪整改落实。
黑色手环、双频电子标签、全视角监控摄像头、智能物品保管设备,这一个个数字化装备的深度应用让执法办案变得更加精细、更加规范。
走进霞浦边防大队营区,到访人员立即会听到“您好!请按手指!”的声音。发出这个声音的不是哨兵,而是智能营区系统的终端机发出的提示音。
据了解,该营区智能安防系统通过“指纹+人像比对”可对官兵进出、车辆出入营门进行自动管理,安全又便捷。
数字化装备的发展应用让部队管理愈加规范。让数字化融入执法执勤和部队管理,是该支队“信息边防”建设的一大亮点。去年以来,该支队投入300百余万元建立了人员定位预警、高空瞭望、雷达探测、营区监控巡查、手机管理、智能安防等系统,实现了部队管理可视、官兵行为可控。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