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福莆宁三市职教技能联赛
评估专家参观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创新公共平台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各职业院校学生在全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频频折桂,成绩亮眼;在各类全国中职学校教学大赛上,宁德市教师也屡获佳绩;全市13所职业院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重点中职学校、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近几年,宁德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从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等方面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职业院校招生逐年增加,具有宁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茁壮成长。
校企紧密合作 推动产教融合
4月10日下午,在市政府与市人社局助推下,宁德技师学院与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福建分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此次校企合作将从专业设置、招生、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全流程、有针对性地实施,为解决宁德汽车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共同努力。
市委、市政府在重视职业教育方面,不断推出新政策、新措施。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各职业院校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共与214家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探索构建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开设订单班、冠名班等,涉及47个专业。同时,职业院校开展“引企入校、入企办学”改革试点,推行“校中厂”“厂中校”建设。
如,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与茶叶、花卉等企业共建“厂中校”6个,与电机、汽车等企业共建校内电机厂、数控加工中心、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宁德技师学院引进联丰汽修公司在校内联办汽车修理厂,福鼎职专引进艾洛裳公司在校内联办电子商务公司。各职业院校紧密对接我市大型企业,先后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拓集团、上汽集团达成校企合作意向。
调整专业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
学院老师为公司的老员工上课,这些老员工则利用下班时间到学校里“充电”……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这个“二元制”的班级已经走过了第二个年头。
职业教育的“二元制”,是我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一个新阶段。进入“二元制”培养模式的学生,由职业院校的“单独培养”转变为“校企联合培养”。接受“二元制”培养的学生,他们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工厂学徒,既接受老师的理论教学又接受师傅的经验传授。
“我来自福安市航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二元制’教育对于我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黄韩信,这个从1982年就开始从事机械制造的“老师傅”,去年起有了个新身份——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二元制”学生。 “虽然我工作经验丰富,但还是深感理论知识不够。通过‘二元制’教育,我系统地学习了加工、热处理、金相组织、齿轮设计,还有材料力学等等,感觉整个人就像坐电梯一样,提升再提升。”黄韩信笑着说。
为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培养供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市编制《宁德市中职教育专业优化与结构调整(试行)方案》,对全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进行统筹,新开设有色金属冶炼、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楼宇智能化服务、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
同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和“二元制”,已有4所学校5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试点,4所学校4个专业被确定为市级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试点;宁德职业技术学院2个专业被确定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2018年新申报3个试点专业。
改善基础条件 强化办学实力
走进福鼎职专,你会看到宏大的校园规模、养眼的绿化布设,尤其是那50多个校内实训基地,价值千万元的实训设备,都无一不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立财政投入机制、扎实推进分级建设、组建职业院校联盟、组建行业指导委员会等,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基础条件,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和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等相关政策,逐步增加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的基本标准和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拨款标准。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项目经费等。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提升。
制定了《宁德市中等职业学校分级建设五年规划》,明确12所中职学校的争创目标。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和4所中职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培育学校”,宁德财经学校被确认为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闽东卫生学校升格并入宁德师范学院成立二级医学院,2018年开始招收3个本科专业学生。
整合市内中高职资源,由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和12所中职学校组建宁德市职业院校联盟。联盟内中高职院校联合开展“3+2分段制”招生、师资培训、教材衔接等方面协作,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增强与企业行业合作的吸引力。
市教育局联合市经信委等9个部门,从各高校、职业院校、单位、企业、行业中推荐专家、技能人才,组建了机械电气、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交通运输(汽车类)、财政会计、旅游服务、学前教育、医药卫生等8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各行职委由12至15位专家组成,对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教育改革进行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
坚持学术立教 提升教学质量
校园环境优美的霞浦职专
2017年,我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4.5%,拥有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达110多名;中职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就业率98%……成绩的背后,是我市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结果。
以师资培训为重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我市组织开展骨干教师、中职教育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和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等培训培养,队伍素质稳步提升。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岗位大练兵、优质课评选、课题研究等活动等,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导向作用,举办全市中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遴选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均取得较好成绩,特别是2017年闽东卫校陈少云老师的作品《静脉注射》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比赛,获得一等奖。同时,我市还通过举办各种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图片由市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