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让畲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传承与发展并举

2018-08-06 08:51 来源:宁德网 杨洋,张中尧

七都际头村畲女采茶

七都际头村畲女采茶

畲族传统服饰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林章明在缝制畲服

畲族传统服饰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林章明在缝制畲服

畲羽文创手工坊的打银师在制作畲族银饰

畲羽文创手工坊的打银师在制作畲族银饰

宁德网消息 (闽东日报记者 杨洋 通讯员 张中尧 文/图)

“歌是山哈当文章,劝女细姿学点唱。谁人断开祖宗礼,孔子书堂断文章。”7月30日,在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国家非遗传承人雷美凤正向十多名中学生教授畲歌《歌是山哈传家宝》。

据介绍,蕉城区是全国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有两万多的畲族同胞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繁衍生息。多年来,蕉城区累计投资1.6亿多元,把生活条件恶劣地区的1568户4968名畲民进行整村搬迁,分批实施“造福工程”,形成了新的畲族聚居地。政府支持、四方参与,搬到交通便利的新居后,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畲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这些新聚居地如今成了畲族文化传承的新空间。

新居 为文化传承营造氛围

为了让畲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蕉城区积极实施“造福工程”,让畲民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走进蕉城区飞鸾镇华盛新村“造福工程”畲族安置点,只见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缠绕乡间,风格统一的安置房错落有致,带有畲族特色的休闲栈道点缀着视野。

兰新华就是“造福工程”的受益者之一,他举家从飞鸾镇蒲岭村搬迁至此,现有一栋3层楼高的房子。“是‘造福工程’实现了全村人的小康梦。”兰新华说。

兰新华和蒲岭村其他村民搬到华盛新村,告别了穷山恶水,村民通过发展生产、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年均收入达到了1.6万元,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造福工程,造福畲民,异地搬迁不仅让畲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让畲族文化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如今在华盛新村,闲暇之余,畲民不定期组织团队前往其他村落参加畲歌赛歌活动。“‘造福工程’把畲族人民有意识地聚居在一起,营造了传承畲族文化的浓厚氛围,现在邻里间日常讲畲语,闲时唱畲歌,许多年轻人耳濡目染,也主动加入到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了。”畲歌传承人兰建斌开心地说道。在蕉城,像华盛新村的安置点还有很多,它们像一颗颗钻石,在闽东大地上闪耀着畲族文化的光芒。

雷明祥是猴盾村文化站的站长,是畲族龙头舞传承人,他的妻子雷美凤被誉为“畲歌皇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歌“双音”代表性传承人。随着畲族新聚居区的出现,蕉城区鼓励畲族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办传承学校带徒授艺,雷明祥和雷美凤开始手把手培养畲族文化接班人。

在蕉城区,有这么一位畲族“网红”,她通过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传唱畲歌,以个人独特的方式传承和保护畲族文化,她就是“95后”畲族双音歌手雷清梅。雷清梅就是“畲歌皇后”雷美凤的得意弟子。雷清梅作为畲歌传承人的弟子,她表示要像雷美凤老师一样,挑起弘扬传播畲歌的重担。

2016年底,雷清梅成为蕉城区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少数民族界委员,这为她传播畲族文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产业 让文化传承创新升级

随着时代的变迁,畲族传统产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融合与改进的难题。怎样才能做到既传承传统,又能使产品满足当今社会的市场需求?

蕉城区七都镇际头畲村原是七都镇最为偏远的一个小山村,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不完善,该村一直处于经济落后的困境,村民仅以采茶和茶叶简单加工维持生计。如何解决村民增收难题,一直是村主任兰高泉的一块心头石。兰高泉是土生土长的畲家人,从小耳濡目染祖辈传承的制茶之道,对制茶有天赋。2011年,兰高泉带动村民种植茶叶,创办了畲家金闽红茶叶有限公司。“把畲族青年培养成茶技师、茶艺师,请留守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采茶、制茶。”依靠制茶卖茶,兰高泉引领着畲家茶走出大山,被人熟识。

除此之外,打造现代畲族银饰产业也成为畲族群众一条独特的畲族文化传承之路。畲族银器是中国传统银雕工艺与畲族文化相融合的典型表达。“盈盛号”畲族银饰,在明万历年间就已名闻遐迩,2007年成立的宁德市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其镶嵌、高浮雕、多层焊接等传统手工绝技,充分展示了畲族银制品技艺的风采。

畲族传统服饰第六代传承人林章明在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中加入时尚元素,办起了畲族服饰公司,把畲衣逐渐推向市场。如今,他的公司除了本地客源外,还收到了广东、浙江等地的订单。

在蕉城区大学生创业园,90后的林晓峰创办的畲羽文创手工坊人头攒动,莲蓬、飞机、猫咪等样式新颖、文艺范儿十足的首饰吸引了许多客人驻足观赏。林晓峰将传统畲族手工技艺融入现代文艺美学,保留传统畲族纹饰,在款式上加入现代元素,同时做些私人定制的文艺小清新产品,打造有故事的现代畲族银饰,重新激活了传统手艺。

蕉城区畲族文化研究会会长蓝纯干表示,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当部分畲族群众走出山门,迁居到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或城镇,畲族文化资源优势开始向特色产业转化,畲族茶叶、畲族服装、畲族银器、畲族美食等一批特色传统文化形成产业化,使畲族文化产业步入创意化的新阶段,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融合 文化传承面临困境

畲族同胞依山而居,刀耕火种,有着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传统文化。

蕉城区畲村众多,千百年来,畲族人民通过口头语言传播和手头技艺教习,来传承和积累畲族文化。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丰富多彩的畲族民间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和失去生命力。

“现在许多畲族孩子连自己的民族来源都不清楚,更谈不上如何厘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飞鸾镇南山畲村村主任雷志强感慨地说。

谈及缘由,雷志强表示,畲族文化面临断层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畲族群众生活条件艰苦,忙于生计,畲族传统手艺等难以成为其谋生的手段,于是自然冷落了传统文化;二是父母虽是畲族,但儿女接受的都是汉语教育,没条件接触畲语氛围;三是年轻一代的畲族群众没有意识到畲族文化的魅力,自己并不愿意去学习和传承畲族文化。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其特殊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一聚居群体分散后,当地的传统传承体系被打破,很容易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 市民俗专家王道亨说。改革开放后,大批青壮畲族群众纷纷走出畲寨,畲族文化原有传承生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进入城市生活的畲族群众,分散居住。畲族代代以语言传承,一旦离开畲语,许多畲族文化就很难传承。另一方面,随着青壮年的外出,畲乡传统的家传、师传等传承方式出现断裂。因此,传承畲族文化,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是重中之重。

记者手记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是留给下一代最珍贵的财富。一座千年古刹可以通过维修、保护,和尚不在了,但古刹仍可保留下来。然而,像畲族语言、服饰、银器制作等这样的文化传承,离不开传承者。没有了传承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就无从谈起。

几天的采访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了有一批将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事业的后人,矢志不渝地为畲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努力奋斗。这些畲语、畲服、畲银等文化符号,当下尽管面临困境,但他们尽其所能地让更多人了解、知晓。坚守文化传承,守住那些蕴藏在文化符号背后耐人寻味的老故事,终究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畲族 传承 蕉城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