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生态美 水利保障百业兴
奋进新时代 聚焦新宁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行业篇
宁德网(林尹 缪见武)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开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到2000年前后整合全市优质地方水力发电资源组建“闽东电力”上市公司;从2004年以来实施“六千”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掀起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和水库、海堤工程除险加固的高潮,到2015年安全生态水系及水利风景区创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水利建设成绩斐然,已基本形成蓄引提并举、大中小并重,防洪防潮、灌排供水、水资源优化配置,洪水预报预警信息化的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体系,水资源依法有序开发利用,水生态文明建设大步推进,水利风景区创建名列全省前列,水利科技与技术队伍不断壮大,可以说是累累硕果惠及民生,经济社会效益正日益凸显,令人瞩目。
生态建设 水清岸绿更宜居
周末,福安穆阳桃花公园人流如织。一条连接溪塔、虎头两畲村的9公里游步道上,游人或信步闲庭,赏乡村美景,或骑行其中,任清风拂面。得益于穆阳溪安全生态水系及秀溪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的实施,“福安好穆阳”再添一道绿色风景线。
临水乐 林桂安 摄
穆阳溪为赛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政和,流经周宁、福安两县(市),汇入赛江,河长125公里,流域面积1389平方公里。穆阳溪安全生态水系是今年建成的项目,该项目位于穆阳溪中游,起于穆阳镇苏堤大桥,止于康厝乡梧溪村,共生态治理河长11公里,涉及穆阳、康厝、穆云等三个乡镇,总投资1.01亿元。
按照“高起点、大视角、全方位、多元素”思路和建设目标,该项目于2017年1月动工建设,2018年5月完工,建成了“清新穆阳溪、醉美桃花源”的生态区域,核心区建设护岸2公里,生态恢复河滩河床6万多平方米,建成葛兰坂桃花公园等生态亲水景观工程6个,重塑了3个江心洲、4个古码头。辐射秀溪、下逢溪小支流,形成水生态区域,带动了一系列民俗文化乡村游,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水利专家充分肯定穆阳溪安全生态水系的建设,认为已达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融合,成功打造了全省生态水利样板工程。首先是实现全域治水、改善了生态环境。工程既充分考虑防洪安全,又融入了绿色生态、宜居环境、乡村旅游、历史文化、特色农业等多种元素。通过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河岸和建设休闲步道及生态亲水工程,并结合河长制的实施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及农村改水改厕,基本实现了穆阳溪“水清、河畅、岸绿、安全、生态、景美、业兴”的目标。
该项目还助推了乡村振兴。工程的建设,特别是葛兰坂桃花园的开发,让穆阳水蜜桃种植发源地的葛兰坂重现生机,带动了穆阳水蜜桃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安全生态水系实施完成的景观工程,已成为穆阳最亮丽的一张名片。近两年先后在穆阳溪流域两岸组织举办了全国河道越野车拉力赛、穆阳线面节、刺葡萄节、桃花节以及畲族同胞对歌会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仅今年桃花节不到10天就吸引游客40多万人,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也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这仅仅是我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一个缩影。笔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实施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23个,治理河长约282公里,总投资3.7亿元。通过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修复措施、生态水利措施、生态亲水措施和标识管理措施,按照“有常年流水、有清澈水体、有护岸林带、有野趣乡愁、有安全河岸、有自然河态、有丰富生物、有管护机制”的具体目标,促进了水系完整性、水体流动性、水质良好性、生物多样性、水文化传承性。
在水土保持方面,2011年以来,针对水土流失现状,我市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8.91万亩,其中水利部门完成69.96万亩,水利部门投入治理资金3.5亿元,从以消除流失斑为重点的山上治理,到以安全生态水系为主的村居环境改善,开展重点县、重点乡镇、生态村、坡耕地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复生态,改善水环境。
此外,市水利局大力创建水利风景区,共创建27个水利风景区,其中7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0个省级水利风景区。
通过安全生态水系、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及创建水利风景区等措施,我市水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提升。
尽责守护 全面推行河长制
守河有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在我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绿色生态、清澈河流的守护者——河长。
生态穆阳溪 缪见武 摄
据介绍,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列入市、县、乡三级河长制管理的河流共有340条,其中市级5条、县级49条、乡级286条。建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机构体系,全市共设市级河长7位、县级河长67位、乡级河长(含河段长)991位,落实村级河道专管员1737名,做到了河长组织全覆盖。并制定市、县、乡河长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工作考核办法等六项制度,出台《宁德市河道专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宁德市河长巡查工作制度(试行)》。
河长制实施过程中,我市针对河面垃圾、河岸违建、违法行为、生猪养殖和黑臭水体等重点问题,开展了“三个全面清理”及清河行动,全市各级河长、河道专管员共计巡河525351次,发现问题14517个,解决问题14420个,清理了河道违章建筑,取缔了非法采砂点,生猪养殖清理和黑臭水体整治也按序时进度推进。中心城区东湖北港黑臭水体清淤工程已完成,霞浦县护城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完成进度86%。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进一步深化了“河长制”工作。通过编制“一河一档一策”,落实巡查制度,实行一月一抽查;通过市县两级全面设立检察院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配置河道警长,助力河长依法履职,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依托“智慧河长”平台建设及河道智能化管理手段,以河道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综合治水见成效。
防灾减灾 多措并举保平安
闽东地区受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影响,洪水、内涝、干旱、台风、暴雨灾害及次生山地灾害频发,尤以台风、暴雨灾害最为严重。
在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水利部门同样“靠得住”。我市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建立防汛指挥决策、防汛抢险救灾、防汛物资储备三大体系,突出做好防洪设施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努力提高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推动防汛抢险工作向社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按照省防办部署要求,我市开展了防汛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延伸到乡项目建设,实现防汛视频会商系统从标清到高清的全面提升,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合指挥调度,并通过有线网络将防汛指挥部署信息覆盖到村;在2017年完成县级防汛指挥图的基础上,今年组织开展乡镇防汛指挥图编制,在“一张图”上展示地理、交通、区域、人口、物资、队伍等信息,提高指挥调度效率。同时,我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过几年的建设,共建成雨水情自动监测站点245个、简易雨量站1596个、简易水位站76个,实现全市各乡(镇)均有1个以上的雨量自动站、各行政村均有1个以上的简易雨量站,重点溪流有水情自动监测站、山洪易发小流域有简易水位站。此外,2013年以来,我市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共建设柘荣县龙溪、蕉城区赤溪、古田县横阳洋溪、寿宁县蟾溪南阳段、周宁县川中溪5条山洪沟,总投资5000多万元,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发挥防洪减灾功能。
正是因为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抗大旱和减少损失的目标,逐步完善“预警到乡、预警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认真扎实做好防汛防灾各项工作,我市取得了历年防汛防台的胜利,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加大防汛防台现代化、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市水利局还大力推进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及防洪防潮能力建设。全市共修建海堤224条,总堤长约307公里,保护面积近35万亩,受益人口37万人。至2017年,全市共建有千亩以上防洪堤131条,保护面积73.7741万亩,人口130.6457万人。
科学配置 合力保障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宁德新能源、汽车制造及钢冶炼等几个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作为经济发展支撑的供用水矛盾凸显。
市水利局紧紧抓住建设福建省生态文明实验区的大好时机,放眼未来,致力探索建设大水源、构建大水网,通过科学配置水资源,致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勠力保障供水安全。近年来,全市重点水源项目陆续建成供水:蕉城区官昌水库、柘荣县溪门里水库、霞浦县大乾里水库等水库水源地建成,福安市湾坞供水工程等水网构建,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水源保障。截至2018年,全市已建成的水库有456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2座、小型水库431座),总库容24.92亿立方米。其中改革开放40年建设的水库322座,总库容16.65亿立方米。
水源是城市供水安全的必要前提,我市通过建设水库水源及大力实施水库水源地保护,为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水、清洁水、放心水。全市共建成县级水库水源地16处,年可供水量 达2.5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正分阶段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着重解决农村群众饮用水困难;2001年开始实施行政村通水工程建设、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解决14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十三五”期间着重组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巩固提升。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助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市水利水电科技事业也得到巨大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与学术交流活跃,在水利水电建设与管理、防洪减灾等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成果收获累累,获得地、厅级以上水电科技成果奖励40多项,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的6项,授予科技人员荣誉称号17人次。
开展水法宣传 缪见武 摄
在坝工设计上,宁德金溪二级电站空心重力坝设计获水利部科技进步四等奖;宁德桥头水库对数螺旋型砌石拱坝设计为全国首创,获省水电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寿宁麻竹坪中型水库大坝采用三心变厚双曲坝型,为当时全省第一座。
在施工技术上,由市水电工程局施工的福鼎南溪水库砌石拱坝,获部优工程和国家质量银质奖;福鼎桑园电站获得水利部优质工程奖;寿宁麻竹坪水库大坝获省优工程,预应力锚索加固及喷锚支护技术获省水电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砌石坝砌体自身防渗技术、缆索吊装、无声膨胀爆破法和水封切割控制爆破法等施工工艺技术先进,均在全省得到推广。
在信息化方面,开发的《赛江流域实时洪水作业预报与调度系统》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霍童溪流域水库群防洪信息系统》获得了省政府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建成宁德水利信息网、山洪灾害预警报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防汛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宁德防汛手机APP应用。
防汛智能化方面,建成赛江洪水预警报系统;防汛信息化集成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防汛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并覆盖全市12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建成宁德水利信息网,宁德市防汛PDA手机应用系统,开发完成赛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软件,完成了赛江水库群调度软件的开发和县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学术交流方面,“宁德市水能资源开发建设”课题的研究列入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成果以《宁德水电发展探索与思考》一书出版。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