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闽东畲乡和谐图景: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奋进新时代 聚焦新宁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行业篇

2018-12-21 14:52 来源:宁德网 徐尹 茹捷

微信图片_20181221102811

“三月三”畲族歌会盛况

宁德网(徐尹 茹捷)我市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地区,有少数民族人口22.3万人,畲族经济开发区1个、民族乡9个、民族村244个。长期以来,我市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16字方针为指引,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拔“穷根”,持续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脱贫致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特色村寨 亮丽“名片”振兴乡村

2009年以来,根据国家民委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部署要求,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先后有64个村寨列入试点建设,数量居全省首位。其中,19个村寨已获得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授牌,22个村寨已具备验收条件、23个村寨于2019年启动试点工作。

微信图片_20181221102801

上金贝畲家寨

在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过程中,我市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示范带动、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在特色民居保护、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团结氛围营造上下功夫,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民族乡村建设发展“新名片”。在特色村寨试点工作推动下,民族乡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完美实现了村寨与自然山水、与民族文化的协调、和谐。民族文化得以振兴,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民居建筑、融入生产生活,民族乡村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村寨经常性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形成了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等村寨产业新形态,19个已命名特色村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00多万人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少数民族群众通过拓宽就业空间、壮大各类产业,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民族团结氛围更浓,村寨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充分交往交流交融,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两个共同”提供了有力的注脚。特色村寨已成为民族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已命名的19个特色村寨中,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AA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等国家级、省级称号60多项。

民族特色产业 “一村一品”因村兴业

多年来,我市按照“一村一品”因村兴业的思路,大力实施“民族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扶持增收工程”,致力培育民族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民族乡村立足实际发展特色经济,重点扶持发展茶叶、果蔬、药材、林竹、畜禽、水产、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及民族特色旅游业,扶持范围覆盖每一个民族乡村,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拳头”产品。

我市少数民族原有的传统农业,通过村寨建设发展成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订单农业。而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宜游环境,又让特色村寨声名远播,游客量连年攀升。蕉城区上金贝村,福安市虎头村、溪塔村,霞浦县白露坑村,福鼎市赤溪村等特色村寨,均已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食宿、民族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列入建设规划的村寨,大多具备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实现了特色产业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群众就业增收、生态环境保护、民族特色旅游等融合发展,为民族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福安市虎头畲族村种植“穆阳水蜜桃”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村里成立了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等,注册了“虎桃牌”穆阳水蜜桃商标。 “穆阳水蜜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名牌农产品证书”。全村有1200多亩桃园,年产量10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种植水蜜桃成为村民勤劳致富的支柱产业。

微信图片_20181221102804

畲族妇女春日采茶忙

微信图片_20181221102808

畲乡葡萄沟

民族特色文化 “闽东之光”闪耀光芒

畲族文化是“闽东之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市大力挖掘、整理、保护、弘扬畲族文化。2004年,我市成立了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畲族文化研究、保护工作,历经5年时间完成对畲族文化的全面普查,编辑出版了《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建起畲族文化博物馆,确定畲族文化名村和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编写畲族文化读本等畲族文化保护工作。近年来,多家畲族文化研究机构继续深入开展畲族文化研究、保护工作,编排《山哈魂》大型原创舞剧,编辑出版《传世畲歌》《畲族医药学》等畲族文化专著10多部,丰富了畲族文化内涵。

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对畲族文化进行立法保护,颁布实施《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对畲族优秀传统文化分别实施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鼓励动员传承人带徒授艺的同时,积极开展非遗的申请报批。目前,我市有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歌会(瑞云四月八)、畲族银饰锻制技艺、畲族婚俗(福建霞浦)、畲族银器锻制技艺(福建宁德)等6项非物质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扩展名录。霞浦畲族小说歌、福建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等12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畲医畲药等35项畲族非物质文化被市政府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人。

为加强畲族文化基础人才培养, 在2007年完成编写高中生使用的《畲族文化简说》基础上,2012年,由民宗局与教育局共同编写了供初中生使用的《畲族文化读本》及供小学生使用的《畲族文化常识》。至此,我市从小学到高中民族学校学生都有了民族文化地方校本课程。

有着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或农事活动,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1990年,首届“闽东畲族文化艺术节”在宁德举行,此后畲族文化活动陆续在我市各地开展。2005年以来,群众性畲族传统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等畲族传统节日都举办歌会活动,每年民俗文化活动达50多场,连续5年承办了福建省“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畲族歌会活动都吸引了十里八乡成千上万各族群众热情参与,在展现、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

同时,我市还加强畲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平台,升级改造中华畲族宫(闽东畲族文物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建设畲族风情园、畲族文化公园,以及县、乡、村、民族学校四级民族文化站、文化室、传习所(基地)等文化基础设施140多处。各地的特色村寨文化站均开辟专门空间,收集展示本村、本民族历史文化,霞浦县白露坑畲族村还建起了畲族文化博物馆。畲族以歌会、非遗传承人授徒传艺等方式,大力传承畲族语言、服饰、饮食、歌舞、体育、礼仪、民俗等民族文化,把民族语言、文化艺术、生产技艺、节庆活动、婚丧习俗等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把民族记忆较好地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181221102752

市级畲族非遗菅叶粽制作

民族特色体育 惊艳表现成果丰硕

在2018年11月举行的福建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代表团夺得22枚金牌,超过赛会金牌总数(36枚)的61%。

惊艳表现的背后是我市四个全省之“最”(运动项目数量全省第一、训练基地数量全省第一、运动员教练员数量全省第一、日常训练全省最经常)的有力支撑。按照全国、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赛事规则,我市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性、民族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经过30多年持续不断开发—提升—巩固—再开发,现已发展武术、射弩、陀螺、高脚、板鞋、蹴球、独竹漂等7个运动项目,项目数量在全省占绝对优势,运动水平长期居全省前列。其中,独竹漂是全省开展这一运动唯一的设区市,因省内无对手,省运会无法安排该项比赛,所以被省里直接指定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我市还在宁德市民族中学、霞浦县民族中学、福鼎市民族中学、蕉城区民族中学和中华畲族宫(下设蕉城金涵、福安金斗洋、霞浦溪坪3个训练中心)、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等创建了6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为开展运动、日常训练、备战赛事提供基础保障。其中,福鼎民族中学被确定为国家级训练基地、宁德市民族中学等5个单位被确定为省级训练基地,涵盖我市开展的各个运动项目。基地数量全省最多,规格全省最高。

多年来,我市培养了一大批运动员、教练员,带动了约2万名各族群众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数量也是全省最多。为提高运动水平,相关部门狠抓队伍建设,依托基地开展常态化训练,稳定队伍,同时挖掘整理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制定运动规则等。每个基地都有负责人、教练员,有相对固定的运动员,保障了训练工作的长期开展。同时以赛促训,经常性组队赴外省参加综合或单项邀请赛,检验训练效果,收获比赛经验,锤炼心理素质,学习他人优点,提高运动水平。队伍坚持集训,对确定参加大赛的运动员进行集中训练,调整运动状态,确保运动员在赛事中发挥最高水平。

(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