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担当尽责促发展 履职为民谱新篇——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

2019-01-08 10:09 来源:宁德网

2018年,《宁德市城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制定颁布、《宁德市霍童溪流域保护条例》三次审议、三都澳海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深入调研、学前教育专题询问……一项项依法履职活动折射出市人大常委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留下了市人大常委会开拓创新、履职尽责的坚实足迹。

image004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重点项目专题调研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共召开2次代表大会、10次常委会会议、26次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审议议题58项,其中审议法规草案3项,通过1项,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4项,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检查2项,开展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各1次,作出决定决议14项,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立法引领 铸良法促善治

微信图片_20190108001403

人大代表视察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的基本原则,听民声,聚民智,集众力,铸良法,为新时代宁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2018年10月1日,《宁德市城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做出全面规定,促进合理规划布点、加强硬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停放秩序,着力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宁德市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但停车设施的建设管理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难题。这一民生热点问题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多次就《条例(草案)》制定提出具体意见,并带队深入一线调研。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分赴各个县(市、区)进行调研,专程前往浙江省宁波市学习借鉴当地停车场建设管理立法经验,通过发函、网上公开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夯实立法基础。《条例》通过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通过在《闽东日报》上刊发全文、答记者问等形式进行宣传,为《条例》实施营造了浓厚氛围。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立足宁德实际,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据了解,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宁德市霍童溪流域保护条例》已经过三次审议通过,正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宁德市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草案)》已经过两次审议;红色文化遗址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等列入五年立法规划。

融入大局 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在中铝宁德铜冶炼基地项目、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蕉城区综合体育馆、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在三都澳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现场……一项项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都留下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人大代表们的脚印。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紧扣全市发展大局,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重点,主动对接,有力促进了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市委作出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研究部署贯彻意见。常委会主任金敏提出,要主动融入、找准定位、履职尽责,努力提高立法质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适时作出重大事项决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和人大代表作用,推动“一二三”发展战略实施。

市人大常委会紧扣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这一目标,听取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和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工作报告。针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认真审查批准2018年政府债务限额,促进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上汽集团宁德基地项目情况的报告,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中铝东南铜业铜冶炼配套项目涉及的城市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方案的议案》等,提出形成广泛共识,凝聚各方力量,强化要素保障、规划实施、环境保护等相关审议意见,全力以赴助推项目建设。同时,多次组织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深入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开展调研视察,凝聚发展共识,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都澳海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事关三都澳保护开发,事关长远发展,事关全市大局。市人大常委会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监督重点,深入重点海域、养殖企业、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打防并举、堵疏结合,陆海联动、源头管控,健全长效、综合治理等意见,并将制定《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条例》列入2019年立法计划的优先项目,巩固专项治理成果,着力保护三都澳生态环境。

发挥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image001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脱贫攻坚调研

2018年5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带领调研组深入蕉城区飞鸾镇澳坪村调研,共同把脉该村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出脱贫摘帽“处方”。“要抓产业,促增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产性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村财收入、村民收入。”金敏说。

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的嘱托,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连续三年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监督,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连续三年组织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和代表视察,听取审议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情况报告,督促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脱贫攻坚,聚焦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加强产业、搬迁、医疗、教育扶贫等,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下,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干部纷纷投身到脱贫攻坚的火热战场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三个党支部与蕉城区飞鸾镇澳坪村开展结对共建促脱贫攻坚;全国人大代表、福安市坂中乡后门坪村村委会主任雷金玉利用后门坪村的自然优势,引进水蜜桃、糖蔗、生姜等特色农业;市人大代表、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妇女主任钟丽眉带领低收入的群众发展白茶产业……据统计,市人大机关干部共协调筹集资金268万元,推动蕉城区澳坪村,周宁县红阳村、梅山村,福鼎市双华村等4个贫困村10个项目建设,谱写了人大助推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

关注民生 坚持履职为民

在2018年9月7日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就我市学前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共有21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围绕学前教育规划、建设、师资、投入、收费、安全、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19个问题,询问市政府及17个部门,还开展追问、多人询问、多部门应询表态,问到点上,答到关键。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增强监督实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群众最关切、最现实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突出民生领域监督,依法有效履职,推动问题解决。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持续开展学前教育监督,组织7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学前教育工作调研,积极推动制定学前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尽快提升我市学前教育办学水平。

交通事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报告,进行工作评议;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情况检查和专题询问,进行满意度测评,督促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管,强化服务保障,改善运行条件,提升道路交通建设管理水平。

情系民生,医疗为本。为守住公共安全底线,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和疫情报告管理、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防控等问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检查,推动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服务保障 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为完善代表履职保障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健全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机制,全年走访联系代表600多人次;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04人次;组织全国、省、市人大代表236人次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同时,组织两批次120多名市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培训基地和复旦大学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水平,不断夯实履职基础。

为推动代表活动平台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对五级人大代表进行了混合编组,在全市调整设立403个代表活动室和联系点,打通代表联系选民的“最后一公里”。一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等开展调研活动43场,走访选民2万多人次,推动解决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

为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把涉及城建、交通、教育、环保等方面的16件代表建议确定为重点建议件,由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各委室对口督办;对代表多次提出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出台《宁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考核细则 (试行)》,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市人大常委会办理的“关于加快推进宁德红色遗址保护建设决定的议案”等2件议案已办理落实,列入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代表提出的375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全部按时答复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占99.47%,办理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忠诚履职,奋发有为,谱写新时代人大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