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账本”联系市民“小生活”
2019年预算草案公布 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宁德网消息(宁德晚报记者 吴宁宁)去年一年,花了多少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今年,我预计有多少收入,又会把这些钱花在哪些方面?作为政府“大账本”的财政预算报告,处处联系着市民的“小生活”。在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高一鹏作了《关于宁德市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保障民生”是我市财政支出不变的重点。2018年我市兜牢兜实社会事业“保障网”,全市民生相关支出235.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4%。2019年我市仍将坚持民生各项事业并进,切实兜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
根据预算草案,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213亿元,支出安排235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9.61亿元,支出安排112.87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19.30亿元,支出安排41.46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1.09亿元,支出安排21.93亿元。
2018年
全市民生相关支出235.26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4%
根据报告,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0.77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6.3%,比上年增加23.91亿元,增长13.5%,同口径考虑车购税收入因素,比上年增加21.04亿元,增长1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2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5.4%,比上年增加10.03亿元,增长9.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20亿元(含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等支出),比上年增加3.12亿元,增长1.1%,考虑一般债券资金支出减少因素,可比增长10.6%。
那么,去年,我市把钱都花在哪了?报告显示,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为,教育支出60.46亿元,增长8.3%;科学技术支出6.74亿元,增长161.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79亿元,下降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53亿元,增长17.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0.36亿元,增长1.9%;节能环保支出6.60亿元,增长21.6%;城乡社区支出26.15亿元,下降19.8%;农林水支出47.05亿元,增长3.6%;交通运输支出11.60亿元,下降36.0%;住房保障支出3.91亿元,下降60.5%。
报告显示,去年我市兜牢兜实社会事业“保障网”,财政资金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民生相关支出235.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4%。
安排1.47亿元,支持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网格化建设,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市属中小学校基础教育内涵建设;提升高等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水平,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宁德师范学院入选硕士培育单位。安排1.09亿元,加快地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确保第十六届省运会、第十届老健会成功举办。
安排2013万元,投入运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7个,建成达标一体化村卫生所658个。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医保年补助提至490元/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补助提至55元/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增126元/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并稳步提高标准。安排4.05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253个,新建安全生态水系113.3公里;全面启动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计划投入25.47亿元,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补助5亿元;按照年10元/人标准筹集资金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安排4.18亿元,当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48套、基本建成743套。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奖补作用,支持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市投入研发资金25.93亿元,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宁德时代新能源成为国内第3家、省内首家A股上市的“独角兽”,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税收贡献撑起我市工业企业的“半壁江山”;大力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安排重点项目前期经费2000万元。
此外,落实扶贫开发财力保障机制,统筹各类扶贫资金16.02亿元,重点支持六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社会发展。安排5.85亿元,促进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推进茶业、食用菌、水果、竹业及渔业等产业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两年安排2.31亿元,委托国企运营,收益专门扶持3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村可增加村财收入3万元~6万元。安排5.92亿元,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排1330万元,实施改水改厕1635个;安排5000万元,用于养护、改造提升农村公路。争取上级补助1.17亿元,支持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建设工作。筹集医疗叠加保险补助资金6183万元。
2019年
坚持民生各项事业并进
切实兜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
今年,我市准备把钱花在哪呢?报告称,我市将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力提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开创新时代宁德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213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2亿元,增长6.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26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6亿元,增长5.0%。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235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35亿元。
我市将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实质性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通过拓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环三都澳湾区建设,支持上汽宁德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着力培育千亿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虹吸效应,促进我市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坚持民生各项事业并进方面,我市将全力筹措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切实兜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短板。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补贴政策和失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提高革命“五老”人员抚恤补助。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费保障,建设“平安宁德”。
加快研究制定市与县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推动实现市、县间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滚动编制2019~2021年中期财政规划,构建支出规划约束年度预算、年度预算以项目库为基础的管理架构。继续做好专项资金的清理整合工作,持续盘活存量资金,集中财力支持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约束机制。
严格依法理财,维护财经纪律。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有效盘活存量资金,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加快支出进度,特别是用好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做好对所有涉农资金的动态监控。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