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明宁德再出发
美丽宁德生机勃发。 李民雄 摄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文/图)一年风雨兼程,一年砥砺奋进,一年众志成城。宁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在2018年结出累累硕果。
2019年,“创全国文明城 展宁德新形象”全民行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城市管理细化、交通优化、环境净化、市容美化、园林绿化、夜景亮化等多项民生工程也成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彰显了我市推进全域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创城,不是“形象工程”,而是需要久久为功的民生工程,通往文明城市的道路没有尽头,需要倾听百姓新需求、新期盼,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百姓才能真正体会到文明城市的温度,让城市每个角落都浸润着归属感和幸福感。
善字当先 成风化人
“谢谢,您先走吧!”在蕉城北路蕉城四小前的斑马线上,刚走到斑马线边的缪先生对主动礼让的小车车主招招手说到。在此之前,小车车主已经等候许久,让行人先行通过斑马线。
2017年,宁德市正式启动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严管斑马线前7种不按规定礼让的行为,对于违法者,将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
同年6月,团市委联合市委文明办、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等单位组织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在晚高峰时段开展“大拇指”礼让斑马线集中劝导活动。宁德市120名司机代表参与“大拇指”礼让斑马线宣传倡议集中行动,成为礼让行人的践行者和代言人。同时,交警部门还开展了“斑马线上晒文明”微直播活动,曝光不礼让斑马线等违法行为。
小小的善举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培育。近年来,宁德市积极创新文明实践活动,突出群众这一创建主体,不断拓展文明实践载体,注重开展精细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多层面、全方位的氛围营造,持续推动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致市民的一封信、一次学习活动、一次征集活动、一次知识竞赛、一支文明劝导队、一场文艺演出、一次入户宣传、一批楼栋长……创城主题活动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文明风尚,充分激发了市民的创城热情。
在南漈山上默默无闻义务扫地16年的朱光辉、将爱心延伸至教室外的“爱心妈妈”薛立刃老师、将公益视为人生意义的“新宁德人”李斌……在创城的大潮中,“平民英雄”的故事让这股力量向着“善”方向稳步前行,有血有肉的身边好人,成为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灯塔。
2018年以来,宁德市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个、省级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7个、省百家优秀志愿服务组织6个、省五星级志愿者5名,这份透着善意与温暖的成绩单,是宁德多年深耕志愿服务事业的成果。
“站在斑马线前面,我们就是一个无声的提醒。”志愿者黄美丽说,每次参与街头的文明劝导活动,她都以“文明”为标准要求自己,“劝导用语文明、举止文明,因为我们代表的是宁德志愿者的素质形象。”从2017年参与创城志愿活动以来,黄美丽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每一次活动,她说,每次劝导一位乱闯红灯的行人,就是消除一次安全隐患,每次捡起一片纸屑,就是美化一分市容市貌。
在宁德,越来越多像黄美丽这样的志愿者聚集到志愿服务旗帜下,用行动奉献社会。据统计,宁德市实名注册志愿者204761人,广大市民“组团”投身志愿服务行动,服务他人,提升自己。
今年3月7日,我市举办2019年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业务培训班暨市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授牌仪式,8家社会组织获得授牌。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3446”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方案等创新管理办法让宁德的志愿服务正朝着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一路前进。
精雕细琢 擦亮底色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但宁德中心城区市场老旧、配套不足、人口密度大等问题,都加大了管理难度。在困难面前,宁德相关部门迎难而上。
2017年,“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成为提升城市文明工程的重要抓手,“八大文明工程”齐头并进,网格化管理和三级责任制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
当年7月,我市发布了《宁德市“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宁德市中心城区市容市政及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洁家园活动拉开了帷幕。
经过干群的不断努力,宁德有了新变化。莲峰社区修建了户外活动点,设计精美的文化长廊,鹤峰社区的“点子亭”是居民每天聚会的好去处,建新花苑的陈年垃圾堆“变身”干净的小花园……
与此同时,让市民舒适如厕的“厕所革命”也在悄然进行中。公厕建设项目列入宜居环境建设计划,一座座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公厕出现在公园里、马路旁。目前,中心城区已新建、修缮公厕60多座,城区每万人有3至4座公厕,步行10至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厕所。
“精装修”的宁德,让市民倍加珍惜。“你看这座桥,过去全是摆摊设点,早高峰时人挤人,现在多宽敞呀。”3月12日上午10时,市民王先生从东湖市场买完菜出来,说起东湖市场的变化,他竖起了大拇指。
东湖农贸市场是宁德城区日均人流量最多的中心农贸市场,由东湖市场、富海市场、禾丰市场、东升商业城等市场组成。过去,东湖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严重,乱搭盖、店外店、摊外摊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没有规范停车点,也造成车辆随意停放,加上流动摊贩摆摊设点,使得附近路段拥堵情况较多,严重影响市场秩序。
2018年底,蕉南街道、城管、消防、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拆除了近3000平方米的非法占用消防通道的非法建筑与临时搭盖,市场周边的人行道实现“白改黑”,道路排污系统升级改造,摆摊设点的店外店行为基本清除。同时,遵循人车分流、动静分离、管理科学的思路,引入全面管理的新机制,规范管理,巩固成效,避免反弹现象,东湖农贸市场的整治工作全面推进。
如今,漫步环湖栈道,绿意盎然,夜踱金马大桥,流光溢彩,宁德的城市颜值日益彰显,市民素质持续提升,不仅如期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并且成功提名全国文明城市。
乡村少年宫的孩子们享受多彩童年。
抓住契机 乘风而上
随着四大主导产业加速崛起和一批重大项目接续落地,宁德已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多项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人气越来越足,商气越来越旺。在产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的短板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迫切需要更加优质文明的城市环境、更加高效有序的社会治理与之相适应。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是这个契机。目前,市委、市政府正以高起点推进城市建设,高标准完善城市功能,高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全方位提升文明素质,努力以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来匹配高质量的产业经济。
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即将到来的中期考评,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攻坚战,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解决“脏乱差”问题。去年,省文明办在暗访中发现的200多个问题,大部分属于城市“脏乱差”问题,改善城市形象,迫在眉睫。在接下来的创城工作中,将持续开展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专项整治,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把城市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作业向社区和街巷延伸,推动小街小巷保洁由“扫”向“洗”转变和提升。街道、社区和机关单位扎实开展楼院、楼道乱堆乱放整治。并建立起“创城管理智能系统”,加快构建起高效的创城指挥体系和督查管控体系,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完善设施解决硬件短板问题。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创城工作的突出问题。今年,我市将着力完善市政、服务、文化三个方面的设施,让创城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完善市政设施。完善闽东路、宁川路、天湖路、福宁路等主干道机非分离设施和中心隔离设施,优化改造水岸阳光等15个路口的交通设施,解决好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加快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建设,建成10处停车场、施划停车泊位2000个。抓好城市主要道路、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无障碍设施建设,新建改造一批公厕,增加公厕指示牌数量,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同时,持续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和内河上游小流域整治,确保河面清洁、沟通水畅。
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合理规划配置农贸市场,建设生鲜超市、农贸批发市场,并加大老城区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快中心城区背街小巷路面硬化、白改黑,提高背街小巷亮灯率,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是完善文化设施。加快市青少年宫、市科技馆、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并不断完善功能;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健身休闲广场等文化阵地的提档升级力度,不断满足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群众是创城工作的评判者与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发动群众的力量支持创城、参与创城,是创城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今年,我市将积极策划群众性精神创建活动,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等主题公益宣传,推动创建知识、文明规范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同时,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劝导和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志愿活动,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成为280多万宁德人的共同愿景。2019年,宁德将在巩固创城初步成果基础上,认真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做法,以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志愿者在现场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接受市民咨询。叶伏国 摄
2018年宁德市便民利民集中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交通执法人员在火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疏导交通。缪星 摄
小小志愿者为创城工作中辛苦付出的环卫工人送上腊八粥。
创城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劝导市民规范停车。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