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政府投资小规模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改革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缪星) 近年来,我市在总结周宁县建立全省首个“阳光平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及面,全面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并在全省率先实现“阳光平台”全覆盖。 “阳光平台”自建立运行以来,累计受理政府投资小规模项目823个,涉及资金17.29亿元,无一违规操作和信访举报问题。
为彻底杜绝小规模建设工程因人为操作、自由裁量而产生的弊端,我市对症下药采取了扩大公告范围、提高准入门槛等措施,变“自由裁量”为“规范运作”,坚决消除监管盲区。同时创新招标程序,为堵住招标环节风险点,“阳光平台”统一取消招标代理中介环节,有效限制了业主单位授意指挥招标代理机构的现象发生,并一揽子解决了一些施工企业围标串标、招标代理中介实质性介入工程承发包等老大难问题。
到“阳光平台”办事的基层群众郑先生告诉记者:“过去,有时候一个审批环节就要跑好几趟;现在,所有环节在平台一键搞定,还规定时限,少了麻烦,也省了费用。”为了“让群众尽量少跑或不跑”,我市坚决改变以往的“多头审批”为“统一流程”,全面提速项目运行。“阳光平台”按照“业主计划实施项目、设计造价监理单位选择、财审、施工摇号、施工验收、审计”六个阶段,对项目实行在线管理,业主单位、施工企业、职能审核部门均可实时开展相关业务。同时,实行限时默认制,明确各环节审核时限(如施工验收时限为2个工作日、财审时限为3个工作日),采用短信提醒及黄灯预警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完成审核工作,限定时间内未审核的默认为审核通过,职能部门对审核结果负责。
针对传统招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耗费时间长的问题,“阳光平台”全面简化公开招标、简易招标的程序,大幅压缩办理时限,采用项目财审后即开展随机抽取确定中标企业的做法,将确定施工单位环节时限从公开招标34天、简易招标14天,统一压缩至4天(发布交易信息3天、开标1天),大幅度提升项目建设速度。
过去,项目建设中存在业主单位、施工企业开支多且杂的问题,现在,“阳光平台”取消现场报名、制作标书、招标代理中介等中间环节,既为业主单位减免了招标费用、节约了财政资金,又降低了施工企业制作标书、招标差旅费等开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以300万元项目为例,通过“阳光平台”运作,可为业主单位节省1.3万元,为施工企业节省3000元。
“暗箱操作”止于“阳光监督”。工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传统的监督方式往往停留在静态的事后监督上,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运行中的不规范行为。建立“阳光平台”后,将监督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现工程阳光化、过程阳光化、倒查阳光化。“阳光平台”还设置“服务指南、政策法规、相关下载、已建项目、在建项目、摇号公告、摇号直播、监督台、企业公示”等九大模块,对项目的交易内容、政策法规、运行程序、职能单位职责等进行全面公开解读,并及时公布项目运行各阶段信息,让项目参与各方均可直接进行相互监督,有效解决了项目运行内部监督难、外部不公开的问题。
此外,“阳光平台”采取随机抽取、在线直播的方式确定中标企业,项目各方参与人、相关监管部门以及群众,通过“阳光平台”观看摇号情况,确保开标过程公开透明。在此基础上,平台实时保存项目作业过程的相关数据和视频资料,并长期留档,使项目运行信息全过程网上留痕迹、可追溯。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