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闽东的希望在教育
——《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缪星 郑舒)连日来,《学习时报》刊发的《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在我市教育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教育系统干部职工以及学校教师等相关人员纷纷表示,要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教育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工作目标,努力推动宁德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并多次强调“振兴闽东的希望在教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亲自部署和推动“三教”(重教、支教、爱教)活动。
1988年以来,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从基本解决“一无二有”到“两基”达标,到提前一年完成“双高普九”,到9个县(市、区)及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并逐步向“教育强县”的目标不断迈进,我市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局长赵榕生表示,习总书记的务实作风、为民情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以及始终心系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情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些精辟的论断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赵榕生说,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将牢记习总书记当年提出的观点,牢记嘱托、担当尽责。
宁德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常鳜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务必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效增强学习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让广大师生在持续开展的学习《摆脱贫困》、学习《习近平在宁德》进校园系列活动中,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生动故事和感人情怀,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
1998年10月,在宁德市民族中学建校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曾为学校亲笔题词“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民族人才”。《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中,提到了习总书记关心宁德市民族中学的事例,这些都让宁德市民族中学的师生备受鼓舞。
宁德市民族中学校长林国清说:“学习了《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阅读了习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的论述,我更深刻领会到习总书记对民族教育的高瞻远瞩。正是在习总书记的关怀和指导下,宁德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更多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身在民族教育工作第一线,我们将不忘‘发展民族教育’的初心,牢记‘培养民族人才’的使命,以‘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力打造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民族学校,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更多少数民族学子。”
“每想起习总书记对我们少数民族学校的关心,都让人倍感温暖,倍受鼓舞。踏上新征程,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初心、根植教育、无私奉献,自觉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成为兼具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人才添砖加瓦。”宁德市民族中学教师孙玉惠说。
福安市赛岐中学教师缪惠珍说:“《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中的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从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宁德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更感到了身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不断进取、提升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