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9-08-23 11:30 陈岩

陈岩

闽东是习近平总书记魂牵梦萦的地方。闽东的山山水水给习总书记留下了异常难忘的印象,当年那个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故事。2019年8月4日,习总书记在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中再次感慨当年“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交通状况,再次印证“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再次强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必须体现闽东特色,抒发闽东情怀,符合闽东实际,造福闽东人民。围绕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应紧扣“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主题,做好典型培育、经验推广、深入实施。

一、发展农村产业,振兴闽东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闽东乡村产业振兴,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扶持,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证闽东粮食安全。实现闽东乡村振兴,要做强做优做大特色产业,全面实施水产、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8+1”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发展。实现闽东乡村振兴,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开展生态茶园、果园、菜园创建,实施茶产业绿色发展行动,加强生态茶园建设,支持利用畜禽粪污生产商品有机肥,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探索建立“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异地循环”的循环农业模式,推广立体生态农业,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实现闽东乡村振兴,要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乡村物流、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网络体系,建设优势产业电商营销平台,加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旅游要素和公共服务全域覆盖。

二、实施科技创新,振兴闽东乡村。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和源泉。实现闽东乡村人才振兴,要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现代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抓好优质、特色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大力开展县乡农技人员培训,提升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能力。引导人才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推进“互联网+”应用,扶持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现代农业智慧园。有序推进农业科研人才计划,加强科技服务品牌建设,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完善人才评价和流动保障机制,落实兼职兼薪、成果权益分配政策。实现闽东乡村人才振兴,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把科技特派员制度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改进科技特派员选认方式,广开选认渠道,继续坚持跨界别、跨区域选拔科技人才,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乡镇全覆盖,同步带动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向行政村覆盖。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和成果为纽带,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机制。实现闽东乡村人才振兴,要吸引台湾青年人才来宁投资、创业和发展,促进宁台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与台港澳合作推动乡村振兴借鉴台港澳乡村建设的有益经验,加强合作,充分挖掘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将现代农业建设延伸到农业、农民、农村,运用区域特色生态资源、文化、环境,构建农村产业发展圈,吸引台港澳建筑师、文创团队参与我市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三、繁荣农村文化,振兴闽东乡村。民风淳朴、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必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支撑。乡村文化振兴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深入人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和树立一批道德模范,深化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运用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维护乡村社会公共价值。实现闽东文化振兴,要弘扬闽东优秀文化,科学划定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名镇名村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以及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立足宁德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加强红色文化、陈靖姑文化、畲族文化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建设。着力挖掘闽东特色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对乡村传统手工艺的进一步挖掘、梳理、守护、传承,扶持建设乡村文化记忆展示平台,讲好村庄故事,彰显闽东特色文化。实现闽东文化振兴,要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工作、持续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资源整合,植入注入乡村特色文化内涵,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四、加强生态保护,振兴闽东乡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治理,守住闽东这片绿水青山就是守护金山银山。要启动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工作,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打好碧水保卫战,就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小流域整治,推动各地打造一批河长制综合治水先进典型,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水源地污染排查整治。加快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实施分类管理,重点推动三都澳海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效,持续开展“清水蓝天”联合执法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做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进一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推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基本建成闽东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稳步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五、加强组织领导,振兴闽东乡村。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要推动乡村党支部建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产业基地上,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或党员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加强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村干部选拔培养、管理监督、保障激励等机制,落实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服务办法,持续推动党组织力量下沉。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其对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要推进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它群众性社会组织建设,促进规范化发展,提高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按照有利于村级组织建设,有利于服务群众的原则,将适合村级组织代办或承接的工作事项交由村级组织,并保障必要工作条件。在每个行政村设立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代办,为村民提供党务、村务、社务等便利化服务,打通服务农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创建星级农村幸福社区,创新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从摆脱贫困到实现乡村振兴,闽东人民定然不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以“五个振兴”为抓手,不断积累实现乡村振兴智慧和力量,奋力前行,铸就辉煌。

(作者单位:中共宁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