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心会跟爱一起走 我和《闽东日报》——闽东日报复刊30周年•报缘

2019-10-31 10:40

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片真情

李加进

24年前,我刚走上工作岗位,被分配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学教学,因生活单调无趣,每天《闽东日报》为伴,成为党报的忠实读者。每当看到《闽东日报》所反映的事实、生动感人的新闻,我都反反复复读上几遍。那些我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记者能够写出来,写出了人们的心声。她在我心中树起了一座神圣的丰碑,同时也激起我心中的波澜,我暗自思忖,一定要成为一名《闽东日报》的通讯员。

2011年3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到蕉城区委报道组工作,从此结识了众多仰慕已久的闽东报编辑、记者,掀开了我人生中新的一页。

刚开始写报道,我就捕捉一些典型的人和事,乡村的劳动模范、孝敬老人的好儿媳、科技种田能手等等,都成了我采写的对象。投到报社的新闻稿,通过报社编辑不厌其烦地修改,最终都成为散发着浓浓墨香的铅字。

有一次,一位编辑告诉我,说我写的稿子有价值,但就是过于“文件化”,文章一定要接地气,并且真诚地对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指导。从此我针对编辑的意见,阅读了大量的通讯稿写作的资料,对自己的写稿思路和方式也做了相应的改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练习。“眼光放村社,用农民的话来写稿。”我逐步从一名原来“读报员”成长为一名优秀通讯员。

多年来,我与《闽东日报》难分难舍,在我的工作中,她伴随着我成长,给我勇气、信心,给我温暖、力量,给我知识、营养,给予我殊荣,成为我精神生活的依托。回忆8年来走过的通讯员之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片真情,《闽东日报》让我圆了写作的梦,让我的生活充实而精彩。

人生因你 更加精彩

吴苏梅

转眼间,我与《闽东日报》交往已整整17年了。她就像我的老师,教导我这个新闻的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通讯员,她更像我的“闺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遇到高兴的事,与她分享,遇到烦心事,向她倾吐……

2000年8月至2001年10月间,师范毕业的我就业无门,曾到餐馆做过服务员,还到法院当过一年多的临时书记员,那时工资只有300多元,每月扣除生活费后所剩无几,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心里无时不刻想着改变现状。一天,我路过寿宁县政府大院门口,发现墙上贴了一则县委报道组招聘采编人员的招聘启事,启事里说明月工资500元,我不由得动了心,连忙到报道组报了名。通过考试,我被录取了。进组后,在同事的精心指导下,我的新闻稿件慢慢地在《闽东日报》上露脸了。一年多时间,我前后发表稿件80多篇,被报社评为2002年度优秀通讯员。

《闽东日报》通讯员的经历对我影响深远。我的人生因《闽东日报》而起步,也因《闽东日报》而更加精彩。因此,无论我身处哪里,对《闽东日报》的“偏爱”从来没有改变。2002年8月,我被县教育局分配到平溪乡下小学任教,任课之余,我每日必读《闽东日报》。假期,则时时关注身边的新闻线索,经常向《闽东日报》投稿。2012年初,我再次回到报道组。

调入报道组后,组里派我到《闽东日报》编辑部跟班学习一段时间。经过这次跟班,我的写作水平得到大大提高,此后,每年能在市级以上报刊、网站、杂志用稿200余篇,且连年被《闽东日报》《福建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总有暖意 流淌心间

夏斌

1989年,我在有着“霞浦西伯利亚”之称的边远山乡小学任教。山乡信息闭塞,几天一投递的几份《福建日报》和刚刚复刊的《闽东报》,成为我们汲取外界新鲜空气的主渠道,从此与《闽东日报》结缘相伴。

看多了报纸,就有写稿、投稿的欲望和冲动。于是,工作之余,便提笔“爬格子”。 稿子经过多次“石沉大海”后,终于在1991年春季的一天,我的名字出现在《闽东报》版面上。一条百字短稿,经过编辑的精心删减,虽然在头版上只发了简讯,却足足让我兴奋了好几天,那张报纸,也不知翻看了多少遍。

2002年5月,我参加了《闽东日报》第5期新闻采写培训班。培训回来后,写稿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曾经有过一天在《闽东日报》上稿4条的纪录。那时,写稿、传稿的条件都很落后,写稿靠手写,传稿靠邮递,拍摄的图片稿,则要将图片冲洗后,配上文字说明,邮寄到报社,许多新闻,因此成了“旧闻”。尽管如此,编辑却从没嫌弃,在保证稿子质量的前提下,总是尽量采用。

2005年4月,我被借调县委报道组。原以为,经过多年基层写稿的历练,对新闻写作规律有所掌握,专门从事新闻报道,该是轻车熟路。然而,现实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报道组所需的稿子,与之前所写的一些“豆腐块”相比,还是有所区别。刚进报道组那阵子,常常为所写的一些“重头稿”抓不到重点,写不到“点”上而苦闷、焦躁。

这时候,又是报社相关版面的各位编辑伸出关怀之手,他们通过电话、短信,细心点评每条稿子的优缺点,指导传授采写技巧,帮助寻找稿子切入角度,以及遣词造句等细节。夜深人静时,接到当班编辑了解、点评稿子的电话,是常有的事。热情的鼓励、中肯的点评,无不聚集着各位编辑的关心关爱之情,每每想起,总有暖意流淌心间。

虽然离开 从未疏远

缪淑秀

“妹子,复刊30周年,能不能写点文字?”初秋的午后,接到《闽东日报》编辑的电话,当时我正外出学习,时间很紧,但还是满口答应。因为,我知道我依然被大家惦念。

一整个下午,我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幸福感里,正如这午后的暖阳,让人满心欢喜。

弹指一挥间,10年的时光已悄然而去。若说10年前,是相识相知,那这10年便是不离不弃。2008年6月,我进入寿宁县委报道组,与所有的同事一样,白天采访,晚上写稿。那时娃小,7点前写完消息稿,开始带娃,娃一躺下,便开始写通讯稿,几乎每天都是凌晨3点左右入睡。我曾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这样描述:站起来就跑,坐下来就写,躺下去就睡。在编辑们不厌其烦的指导下,从隔三差五的“小豆腐块”到时时可见的“刷版”,我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小通讯员,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也正是那些时光里养成的吃苦耐劳与执着坚定,伴随了我此后的人生,也带给我一生的好运。

22个月之后,我通过公选到犀溪任副职。不久,报社领导到寿宁出差,抽空来犀溪调研。临别时,报社领导感慨地对党委书记说,犀溪的发展实属不易,报社争取多为犀溪做些宣传,作为送给小缪的“嫁妆”。“嫁妆”,原来报社是我的娘家!瞬间,心中漾满了幸福。

此后,我虽然不是宣传委员,也未分管宣传工作,但是为推进犀溪旅游发展,我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犀溪旅游推介。后来,我到了寿宁县纪委负责宣传工作,《闽东日报》自然又成为我的主阵地。几年前,我来到福州工作,多少个不眠之夜,最割舍不了的还是与《闽东日报》间的情缘。

“妹子,最近有文章吗?发来!”

“妹子,有空吗?回来采风,大家想你。”

又是多少个年头,我在电话这头,“娘家”的亲人在电话那头,不变的是那份恒久的思念,是那份默默的支持与给养。我虽然离开,但从未疏远。

在这里,我的文字开始飞翔

萧珊

周一早上刚上班,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散文选刊》要在今年11月份刊登我的叙事散文《说好了要等你》。当我看到目录的时候,一时惊呆了,正如两年前获知我的散文诗要在《闽东日报》发表一样,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敢相信。

对我来说,写作从来不是信手拈来的事,能让自己的作品在国内CN级报刊上发表,甚至在大刊物上发表,是我不敢奢望的。我其实一直是不自信的。从写日记开始,从写随感到写散文、小说,在写作这条路上一路摸索着走过来,没有课堂教授我写作要领,没有人告诉我这条路要怎么走。但幸运的是,我的朋友从来没有怀疑过我,总是时时给我力量和勇气,总是推着我走。这一条路很漫长,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走多远,这一条路能走多久,走到哪里,能获得什么。有时只是一股子劲在心里,不愿放弃自己,不愿辜负朋友。

直到两年前,《闽东日报》文学版的徐编辑告诉我,说《闽东日报》要刊登我的散文诗《春日》。

春天是令人欣喜的季节,时间让飞花落尽,又让绿树成荫,让伤痛撒泼,又让梦想沉实,惟有文字是一路的知音,一路走一路陪伴,使你再不能犹疑,不能惆怅,要振作。终于知道与文字缱绻,是天赐的福分,不容你后退,不容你拿世间尺子衡量。人会老去,树会蛀空,但文字不会被光阴剥蚀。

我是个出身贫寒且多灾多难多病的人,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朋友的不放弃,才让死神放弃了我,才有了如今的我和我的文字。第一篇文章在《闽东日报》“太姥山下”文学版刊登出来后,从市级刊物到省级刊物、国家级刊物,我的文字终于让我从容飞翔,许多朋友替我高兴。

明天会更好

李清旺

自从1998年8月参加工作,《闽东日报》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而真正与《闽东日报》“亲密接触”,是在2004年4月,我从教育系统改行到周宁县委报道组,从那以后就再也“难舍离”。掐指一算,至今已有21个年头了。

当初,刚被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担任班主任的我常苦恼于“班会课讲什么”,我总是从《闽东日报》寻找,专门挑身边新闻,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从教5年多的日子里,《闽东日报》为我提供了众多题材。再往后,“转战”县委报道组,我从读者演变成了可以参与《闽东日报》的作者,有机会“舞文弄墨”,时有“小豆腐块”见诸报端,内心欣喜若狂,也深感责任重大。

记得2006年7月的一天,我跟随县教育局领导下乡,与他聊到周宁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担忧,我便暗下决心把这篇文章做大做深。经过近一个月对学校、学生、家长和有关部门的走访、调查,我撰写了通讯《留守儿童,需全社会共同来呵护》。这篇通讯不仅在报纸上“露面”,还近乎整版,并成为了省市关注留守儿童的开篇之作,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成了当年的“热搜”。

收到刊登有该文的《闽东日报》当天,我便小心翼翼将其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珍藏于作品集里,至今打开仍可嗅到油墨香味儿。这篇文章着实令我备受鼓舞,之后虽换了好几个工作岗位,但我向报社投稿的冲动却从未间断,先后有1000余篇文章被报社采用,多篇文章获奖。

进入新时代,随着新媒体、全媒体的快速发展,《闽东日报》也在快速发展,为像我这样的无数网友提供了更多阅读和参与的空间。如今,每天通过微信、宁德网看《闽东日报》,留意网上各种动态,早已成为我的习惯。我还偷偷创建了个人的博客,收藏个人在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我始终坚信,《闽东日报》明天会更好!

遇见你 如沐春风

阮以敏

真正与《闽东日报》结缘,也就6年时间。

那是2013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回老家探望母亲,踏进宽敞的老屋,看到步履蹒跚的老母亲,心生无限感慨,时光就这么悄悄老去,留给老屋、老娘的只有岁月的沧桑。这一刻,萌生了要写写从小生活过的老屋,写写我至爱的亲人们的想法。第二天返程的长途汽车上,我就开始闭目构思,其间还向跟车女售票员借了一支短短的铅笔,在纸质车票背面上记下了三言两语。两周后,散文作品《家乡的老屋》完稿。我把它发给了时任《闽东日报》副总编阮兆菁,得到他的肯定,并指出了不足之处。修改后的文章,很快就在《闽东日报》副刊“太姥山下”发表。收到带着墨香的报纸,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恨不得马上昭告天下所有亲朋好友:我的文章发表啦!

这是我时隔多年再次写作并发表文学作品,虽然年轻时也曾喜欢舞文弄墨,但是毕竟年纪轻、阅历浅,实在也写不出有什么思想内涵的文章。此后因忙于工作、生活,不再有文学创作的念头,这一搁笔,将近30年。文章发表后,从此激发了我创作热情,我还是选择最熟悉、最亲切的题材入手,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家乡情怀的散文,如《花桥故里》《柏洋湖情思》《家乡的水晶肉》《家乡的院后山》等等在《闽东日报》发表,表达对故土亲人的爱恋。以此为契机,和好友阮兆菁、学生阮周华共同谋划,一起主编了乡土文学作品集《故园深深情满怀》。写着写着,渐渐地思路清晰了,视野也开阔了。我受邀参与县政协《朱子文化与古田书院》《杉洋讲古》、县委宣传部《古田故事》等编撰工作。在宁德人民广播电台拍摄《探访·金翼之家》、宁德电视台拍摄《千年临水情》系列节目中,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镜解读。

去年4月,我加入了省作家协会。5月,被选为古田县作协副主席。有了《闽东日报》这块沃土,我才逐渐成长,一路走来,沐浴着阳光雨露,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