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常在 感恩前行
——《情到深处——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11月9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情到深处——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深情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同新闻工作者交友、交心、交情,关心、信任、支持新闻舆论工作,善待善用善管新闻媒体宣传党的声音,凝心聚力、推动工作、富强一方的生动往事,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新闻情,沉甸甸的人民情”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特别是往事亲历者们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更是纷纷表示感动常在,定将不忘初心、感恩前行。
初冬的山区寿宁冷得比沿海县份早了许多,看到新华社报道后的寿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晓清的内心却涌起了股股暖流。1990年春天,郭晓清还是寿宁县委报道组的一名记者,在一次调研中为居高拍摄一个镜头,顺手拿起一只四脚凳踩在上面。“习近平同志马上过来一把扶着凳子,说‘年轻人,小心一点儿,别掉下来’,如今每每想起这件事,依旧是感动常在。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多次到寿宁调研,我是随行报道的记者。那时寿宁穷,群众家里的茶杯不那么卫生讲究,但习近平同志到群众家里,群众端上来的茶从来都是接过喝下表示尊重,非常平易近人。在习近平同志30多年来不断地关心下,今年我们下党乡也脱贫了,我们将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回信精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以赴。”郭晓清说。
“习近平同志与《闽东日报》之情令人难忘。在喜庆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之时,新华社播发了《情到深处一一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的长篇通讯,读后令人触动甚深、激动难抑、感动不已。”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王绍据激动地说。
他说:“今年正值《闽东报》复刊30周年,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份地方党报的特殊关爱,从诞生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既彰显了他的远见卓识,又体现了他的满腔真情,更承载着他的殷切期望。面对当时条件一无具备的状况,由于他的坚决与果断,亲历与亲为,终使两个月复刊期许如愿以偿。习近平亲自撰写的《坚定方向、弘扬正气、振兴闽东》发刊词,确立了宗旨,指明了航标。30年来,闽东报人一任接着一任传承,一拨连着一拨践行,沿着习近平同志既定的办报方针,筚路蓝缕,艰辛拼搏,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与意志,把一张四开四版的周一报,发展为周三报、周五报,又从小报发展为对开大报;从黑白不清晰的铅字排版报,发展到激光照排的八版彩色大报;后来又增加了子报《宁德晚报》、宁德网,如今又组建了新媒体矩阵。”
“闽东报业发展壮大,凝聚着习近平同志6次亲临报社的关怀与指导,还有10周年、15周年题词和贺信的鼓励与鞭策。他还多次在本报及内参件上作批示,亲自撰写‘滴水能穿石’等多篇文章见诸报端。本人在报社总编辑岗位上工作了19个年头,对此一件件、一桩桩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没齿难忘。”王绍据说。
郑广萍虽然如今已经离开记者队伍,但想起习近平同志对新闻工作者的点滴温情,依旧感恩在心。“当时我还在出差的动车上,看到朋友截图给我的文章片段,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迫不及待打开《学习强国》网页,一口气读完该篇报道。三十年前在风雨中‘四下基层’的回忆历历在目。”郑广萍说。
“那是浓浓的新闻情,更是沉甸甸的人民情。”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同样离不开习近平同志始终如一的关切。霞浦县盐田乡北斗村村民杨永雄住上了新房,心也安定了,收入不断提高,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高兴地说:“现在的生活我以前想都不敢想。新房子不仅宽敞舒适,而且离我生产的地方近,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感谢党的好政策!”
盐田畲族乡党委书记雷宇说:“连家船民离开水上摇摆不定的生活,上岸定居。这与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密不可分。习近平同志的亲力亲为和对新闻舆论的重视,也深深鼓舞着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习近平同志关心、重视、善用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因。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应该重视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更应该重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连家船民奔小康奋发作为。”
来到蕉城区洪口乡,乡镇干部正忙着接访群众,这是该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举措。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在这里得到很好传承,也成为该乡摆脱贫困的精神力量。
洪口乡党委书记陈斌说:“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巩固脱贫成果、建设美丽家园、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建成‘富裕兴旺的社会主义新洪口’而努力奋斗。聚焦巩固脱贫成果,聚焦建设美丽家园,聚焦移民后期帮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蕉城区城南镇莲峰三村(叶厝村、岭头村、田中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因《闽东日报》一份内参而彻底解决。“虽然就在城区后山,但是原来到城区来回都要一天,群众生产生活不方便。要感谢习近平同志的关心,感谢《闽东日报》记者的反映。后来,我们修了一条16公里的通村道路,方便了三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村子也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中。我们现在人均收入从当年几百元增长到现在上万元。习近平同志对我们村群众的深情厚谊将成为我们振兴乡村的动力源泉。”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佬森说。
责任编辑:郑力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