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秀美海岛展新颜 —— 福鼎嵛山以党建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侧记

2019-11-18 14:11 蔡雪玲 陈维新

微信图片_20191118123955

嵛山镇乡村振兴工作站。

微信图片_20191118124006

东角村观景平台

微信图片_20191118124017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队开展活动

宁德网消息(蔡雪玲 陈维新 文/图)时至深秋,漫步在嵛山岛,万亩草场依然满目葱茏,色彩鲜艳的帐篷、忽起忽落的海鸥、星星点点的船舶,为这座远离都市尘嚣的最美海岛平添了无尽的活力。

近年来,福鼎市嵛山镇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五个振兴”目标,强化系统性思维,着眼全局、谋划长远,实施基层党建+海岛保护、 基层党建+产业振兴、基层党建+阵地打造“三大工程”,着力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如今,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谐画卷在海岛渔村徐徐展开……

党建+旅游撬动产业振兴

“我在自家门口卖海鲜干货,一年可赚10万元左右,收益很不错!”在嵛山岛上经营海产品干货买卖的庄先生说,近年来随着海岛建设越来越好,外来游客日益增多,也为他们带来更多商业机遇。

独木难成林。要想把群众工作做扎实,发挥村党支部引领作用是基础,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是关键。该镇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采取“支部+党员+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助力脱贫攻坚。鱼鸟村党支部引领4名党员参与,带动月亮湾蔓丹合作社帮扶全岛2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发挥党员引领致富作用,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带富能手,组织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农场、田园农庄、旅游民宿等产业,带领2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

嵛山镇共有230名党员,前几年多数党员外出打拼,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党员纷纷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为了做好游客服务,为游客提供方便,嵛山镇党委在紧邻核心景区的灶澳村成立红色旅游服务驿站,要求所有参与旅游经营的党员亮牌,优先优质诚信服务旅游、经营旅游,为游客提供舒心暖心服务。

“嵛山岛风景独特,我已经来这里考察多次了,这次来就是想要在岛上开发房车营地项目,为岛上的旅游业发展添砖加瓦。”有意向投资旅游的某汽车公司缪总很有信心地表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壮大美丽乡村经济。近年来,嵛山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国十大美岛”的特色和优势,以生态休闲旅游海岛为定位,加快嵛山岛旅游规划修编,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采取“1+5”模式,以岛上天湖景区为一个轴心,辐射带动海边沿线5个渔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大使澳、阳光鼓、月亮湾、好望角、桃花谷、羊鼓尾等珍珠链条景点,建设渔业牧场和海钓公园,发展旅游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构建海岛全域旅游新格局,搞活“渔农旅”融合等新型乡村经济,年接待游客15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500多万元。

党建+生态引领绿色发展  

生态是美丽乡村的气质。乡村振兴,必须要有生态宜居的好环境。

嵛山岛地处福鼎市东南海域,总面积2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0.12公里。作为一个海岛乡镇,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海漂垃圾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海岛海漂垃圾的运输受到制约,因此,处理这些海漂垃圾就需要进行分类。嵛山镇引入物业公司专业负责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化处理项目运作,将能重复利用的垃圾,由专人清理,集中装袋,由运输船运送到太姥山镇出售,变废为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海漂垃圾的利用率。同时,投资2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引进生态处理设备,成功实行废料垃圾高温碳化处理,餐厨垃圾低温碳化处理,变生态有机肥。由东角村党支部书记邱丽辉、灶澳村池丽婵等党员组织参与的青蓝环保志愿队伍,通过宣传发动,引领全岛民众自觉参与清理海漂垃圾,年清理海漂垃圾1500多吨,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展现碧海净滩美色。

东角村是渔业大村,长期以来大量渔具沿嵛山海防路堆放,严重影响过往车辆和行人通行,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顽疾,东角村党支部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整治乱堆乱放问题,党支部书记邱丽辉一边发动党员深入渔民当中,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主动搬离渔网,一边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选址建立统一的网具堆放场。据了解,在短短不到三天时间里,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东角村共清理搬离10000多张网具、2000多个锚。

党建+阵地做实人才凝聚  

“乡村振兴怎么干?党员带头领着村民干。”福鼎嵛山镇党委书记连俊成说,“我们通过坚持‘党建+’理念,开展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把农村党组织建成引领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牵引、带动农村各项工作提升。”

“以前这里是一个脏乱臭的废弃鱼露仓库,没想到经过这班孩子一琢磨,变得这么漂亮了。” 东角村民赵成界说。他说的这班孩子就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近年来,嵛山镇党委为给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利用清华大学在该镇建立实践基地为契机,认真对接项目,积极推进校地共建,打造乡村振兴工作站平台,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和项目实施的“助推器”。

嵛山镇乡村振兴大礼堂项目,总投资70多万元,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是福鼎市乡村振兴工作站的一期工程。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将它改造成集观看电影、图书阅览、远程教育和会议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这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赴福建福鼎实践支队的第一期建筑设计落地成果。

设计者表示,“乡村振兴大礼堂”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公共空间,而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的一个开端,以此作为载体空间,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当地传统民居的改造提供模范借鉴的作用,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实现乡村其乐融融的景象。

目前,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也已经落户嵛山东角,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已经分批来到嵛山岛,开展第二期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并参与村庄设计改造。

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福鼎市乡村振兴工作站一期设计规划负责人秦佩婷说,乡村振兴大礼堂主要承担乡村振兴工作队与当地村民开展联合活动、培训交流等功能,并可作为乡村图书馆和乡村小剧场,同时,内置的远程视频系统还可向村庄提供远程教学。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