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把一生的工作总结写在基层——追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干部雷木成(下)

2020-03-11 10:03 来源:宁德网

微信图片_20200311095940

宁德网消息( 郭晓红 龚键荣) 初春时节,站在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鲜艳沃码头远眺,连片的新型养殖塑胶浮球在洁净的海面上随波起伏,一幅渔村新景映入眼帘。眼前的这片海,岸边的那些人,都是溪尾镇副镇长雷木成生前的牵挂。

雷木成生前分管溪尾镇海上养殖整治工作,有力推进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如今这片海全面应用新型塑胶渔排,不见海漂垃圾。

扎根溪尾24年,雷木成履职尽责、默默奉献、苦干实干、勇当先锋,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凭着这股永不过时的“老黄牛”精神,他那忙碌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疫情防控、海上养殖综合整治、防汛抗旱、脱贫攻坚一线,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践行初心使命。

为了梦圆安居

“木成走得太突然了。”“老雷是个好干部。”这几天,溪邳村的渔民们提起年仅46岁的雷木成在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的消息,言语中充满惋惜与不舍。

溪邳,这个沿海边陲渔村,有过一段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艰辛史,雷木成作为当时的包村干部,见证了溪邳从“穷渔村”到“明星村”的蜕变。

1999年,溪邳村开始实施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全村上下众志成城,填滩造地、建设新村。在这股建设热潮中,雷木成也在积极献策献力。

“搬上岸是村里的头等大事,雷木成多次与村干部走访自然村,召集群众开会,共同商讨新村建设规划。”溪邳村党总支书记江宽全说,走村入户,雷木成耳闻目睹连家船民在海上漂泊的不易,更加坚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

随着新村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雷木成四处奔走争取资金,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至2013年底,溪邳村632户2698人连家船民全部上岸定居,共圆安居梦。

住下来,还要富起来。长久以来,溪邳渔民以讨小海为生,尽管多数渔民之后转向水产养殖,但由于技术落后,收益不高。为此,身为农技干部的雷木成积极联系福安市渔业专家送技术培训下乡,提高渔民的养殖技术,让他们更有信心发展渔业。

台风是海洋渔业的“天敌”,不仅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也会让渔民的辛苦付之东流。江宽全还记得,2013年“潭美”台风登陆,连续降雨导致村里发生严重内涝,雷木成与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转移受灾群众,直至深夜。不仅如此,雷木成还促成鲜艳沃渔港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开工,进一步提高溪邳村的防台避风能力,促进水产品流通。

从“海上漂”到“上岸富”,如今的溪邳村不仅彻底摘下“贫帽”,还成为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村财收入超100万元的强村,走出一条具有连家船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江宽全不无感慨地说:“这里有雷木成的一份功劳。”

多年的包村工作,雷木成与溪邳村结下不解之缘,也为日后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海清水净  

2016年12月,雷木成进入溪尾镇党政领导班子,担任副镇长一职,分管生态环保、水利、海洋渔业、村账镇代理、统计以及包片等工作。

乡镇工作繁重琐细,雷木成从不拈轻怕重、推诿扯皮。“我是农民家庭出身,手脚闲不下来,反正力气留着也是留着,多干点活不会吃亏。”他的朴实话语透着真诚。

溪尾镇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但原有的海上养殖布局不规范,渔民环保意识淡薄,长期无序养殖不仅制约渔业健康发展,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雷木成主动承担全镇海上养殖综合整治重任。

去年七八月间,雷木成冒着烈日到海上渔排宣传动员却屡碰钉子,原来是养殖户对养殖区改造提升要增加成本存在强烈抵触情绪。

眼见群众急了,雷木成却不急,坚持对养殖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详细说明利好政策,算清收益账。渐渐地,养殖户们观望、抵触的情绪逐渐消散,纷纷配合改造升级养殖设施。

新溪居委会主任刘孟卿亲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他用“极为认真、极为负责”来形容雷木成的工作作风。“那段时间,他几乎是把渔排当作‘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连午饭都就地解决,这些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刘孟卿说。

截至去年11月,溪尾镇完成渔排升级改造6888口、藻类升级改造4600亩,在福安市率先实现“五个100%”目标。雷木成因此获评“福安市2019 年度重点项目(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溪尾镇无法召集工人清理海漂垃圾,为巩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成效,雷木成牵头组建溪尾镇护海志愿服务队冲锋在前,开展海上巡查执法3次20多人次,清理海上废旧渔排500多口、海漂垃圾6.5吨。

在紧抓疫情防控的同时,雷木成还积极向群众宣传安全生产要点,做好对接服务,联系养殖设施生产企业,邀请技术员现场指导养殖户。

溪尾镇党委书记林成增说:“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雷木成同志的身影,特别是在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方面,他用艰苦努力换来了‘海清水净’。”

为了幸福生活

林洋村是雷木成分管片区的一个畲汉聚居村,自开展包片工作以来,他的足迹遍及全村13个自然村,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今年春节前,雷木成在林洋村调研时,看到部分自然村的饮水工程十分老旧,就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汤昌荣商量对饮水设施进行改造。

经估算,整个项目预计要投入20多万元,由于镇、村财政较为紧张,雷木成便和汤昌荣说等疫情好转再一起到市里争取补助资金。未曾想,雷木成却在抗疫一线倒下了。

“抓紧落实自来水改造项目是木成生前的心愿,也是林洋村群众的期待,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汤昌荣说,村两委正积极争取项目补助资金。

汤昌荣与雷木成相识超过20年,对于这位工作中的老朋友再熟悉不过。他说:“做好农村工作很不容易,木成从来都是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去年,溪尾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雷木成在林洋村排查生猪养殖情况时,了解到贫困户汤洪民建设的猪圈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便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

考虑到汤洪民既是残疾户,又是贫困户,生活十分困难,雷木成便组织人员帮助他们拆除猪圈并申请补助。在雷木成和村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夫妻俩转向养鸭,还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生活改善了不少。

疫情发生以来,雷木成在做实做细包片防疫工作之余,下乡沿途还到汤洪民等贫困户家中走访,宣传防控知识,梳理困难问题,兜牢“两不愁三保障”底子。

林洋村基础薄弱,乡村振兴工作并非朝夕之功。作为包片干部,雷木成深知所扛的不仅是林洋村的发展重任,更是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着力打造山地农业开发基地,发展壮大优质水果、名优茶叶、乡村观光旅游三大特色产业……”雷木成生前参与制定的《林洋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已近成熟,斯人已逝,但他的先进事迹与崇高精神,必将激励后来者接力向前。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