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海经” 昂首“小康路”
我市着力产业振兴,做强做优做大“8+1”特色产业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志凌)盛夏闽东,瓜果飘香。福安象环的巨峰葡萄刚成熟采摘,虎头的水蜜桃已果香四溢。品完福安的佳果还唇齿留香,福鼎照澜的水蜜桃、古田凤际的水蜜桃、霞浦长春的晚熟荔枝等各色水果又接踵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不同的特色水果,相同的增收喜悦,让人真切感受着闽东乡村振兴蓬勃的产业脉动。正如果农们所言:“有好产业,乡村振兴底气足!”
诚然如斯。振兴乡村,产业支撑关键。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培育增收产业,让农民捧起“金饭碗”、揣上“金腰带”,才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近年来,宁德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闽东发展指引的方向,念好“山海经”,强化产业引领,做强做优做大“8+1”特色产业,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山海间铺展,富民兴村佳话传。
产业支撑,阔步“振兴路”
闽东,山海交融,气候温润,脱贫增收靠什么?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经深入调研、客观分析,对闽东农业发展提出这份契合实际的珍贵“山海经”,引领着宁德农业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去年8月4日,始终牵挂着闽东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纸短情长,激荡人心,更为下一步宁德乡村振兴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念好“山海经”,走好“振兴路”。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发布《宁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着力产业支撑,做强做优做大“8+1”特色产业。同时,全力“抓两头带中间”,一手抓试点示范建设,一手抓产业薄弱乡村建设,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找准品质好、效益好、市场好的农业项目,细心培育、精益求精,提高农业“五化”水平。截至6月底,全市306个产业薄弱村已实施产业项目436个、总投资132898万元,正在筹划产业项目223个、总投资24844万元。
用好资源,开辟财源,还要引来“才”源。市里不断推动力量下沉乡村一线,在市县两级领导挂钩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广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市县两级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和科技特派员派驻全覆盖。其中,先后选派两批共51人驻村服务,并推动各县(市、区)联动选派256人。去年10月至今,首批28名市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4640多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01个,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14个;选派30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驻乡联村,重点服务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产业薄弱村。不仅如此,今年5月,我市再开全省先河,选派25名金融机构科级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助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乡村振兴。
特色彰显,念好“山海经”
7月30日,在寿宁下党举办的“福建寿宁·下乡的味道”品牌发布会上,7家企业与4家加盟商成为“下乡的味道”品牌首批授权使用企业。此举旨在通过品牌引领,进一步带动寿宁县域农产品销售走向市场化、规模化。
高山茶和生态硒锌产业是寿宁的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如何让好产品走出“深闺”,变成真金白银?从下党村的扶贫定制茶园品牌起步,寿宁县借力“下乡的味道”品牌赋能产业扶贫增收,步子越迈越坚实。目前,“下乡的味道”已逐步被培育成全县公共品牌,并以“订单+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构建起完整的营销体系,让当地农副产品走俏四方。
百里葡萄海,万民致富源。崛起的福安葡萄产业,同样是我市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五化”为抓手,做强做优做大特色农业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1984年赛岐象环村引种巨峰葡萄开始,福安葡萄产业已走过36个年头。在支撑乡村振兴中,这一“老”产业新作为不断:扩规模,种植面积超6万亩,福安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畅物流,开通福州、厦门、深圳、上海等地10多条冷链物流线,实现省内12小时配送到达、省外30小时到达,市场半径不断扩大,葡萄销售步入“3.0时代”,小果农对接大市场,增收效应不断放大;上“云端”,一大批果农成为微商、电商,催生了种植户即是微商、电商的普遍现象,仅赛岐镇象环村,超过三分之一的果农通过微商、电商销售,每亩葡萄多增收万元……
陆上瓜果香,海上鱼儿欢。通过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养殖布局调整优化,单位水体产能提高,在实现海上养殖业减量增效的同时美化了海上景观,并推动水产品电商销售,促进了渔业稳定发展,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典型。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60.06万吨,增长4.9%。
崛起一个产业,福泽一方百姓。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36亿元,比增3.5%;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5元,比增3.7%,增幅位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山水掘金,唱响“融合戏”
福安象环葡萄采摘节、穆阳水蜜桃文化旅游节、福鼎白茶斗茶赛、“中国好声音”海选寿宁赛区寿宁高山茶专场……接连精彩节庆活动背后是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撑,也是我市农旅融合、发力特色旅游的孜孜以求。
宁德,集“山海川岛湖林洞”风光于一身,还有独特的畲文化、茶文化、古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立足这些特色资源,我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富有宁德特色的旅游产业,“景区带村”“红色引领”“文创”“村企合作”等一批旅游发展新模式,更是在闽东山海间不断涌现,助力乡村振兴。
隐于青山绿水间的龙潭,省级传统村落。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溪水从村中奔流而过,悠长的巷道、错落的老宅,观光的游客、悠闲的新村民,宁静古朴中透着无限生机。曾几何时,这里大量村民外出,原本1400多人口的村子仅剩200多人,日渐萧条。随着文创项目启动,修复古村、复兴文化,“老”村民返乡创业,“新”村民也在此安家逐梦。一座座破败老宅化为书吧、茶室、民宿,文艺范十足,古村一跃成为“网红村”,游客纷至沓来。
原本潜藏“闺中”的霞浦溪南镇半月里畲村,得益于霞浦滨海摄影旅游产业拉动,走进万千摄影爱好者的视线。村民入股,抱团组建民俗文化公司,“摄影导游团队+公司+村民”运作模式,让村里人人都能成为模特,家门口增收。半月里村也实现从穷山村到美丽畲寨的蜕变,气象万千。
福鼎太姥山下、九鲤溪畔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同样华丽转身。昔日赤溪,在全国穷出了名。而今,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拉动乡村振兴。2019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8元,村财收入130万元,旅游收入占比40%。亮丽的长安新街,林立的酒楼、茶行、特产馆、小吃店,徽派风格的民房,门前有溪流、屋后是公园。新村新景,生机勃发。
山水掘金,唱响“融合戏”,特色旅游正成为宁德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生力军”,后劲十足。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