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向建筑垃圾管理问题“亮剑”
严格查处未加装密闭装置车辆,坚决杜绝“滴洒漏”和扬尘问题
联合执法组查处一辆未安装密闭装置的渣土车辆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文/图) 渣土车“滴洒漏”和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是城市治理的两大“顽疾”,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连日来,在市渣土办的牵头下,我市城管、交警、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开展中心城区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查处发生在建设工地、道路运输途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建设快速发展,建设项目逐年增多,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存在建筑垃圾源头管控不到位、运输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8月14日,记者随同此次联合执法组路面巡查二组,来到位于东侨开发区的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扩建项目工地。只见工地未按规定设置冲洗平台,进出的多辆渣土车未安装密闭装置,导致道路尘土飞扬、渣土堆积。执法人员当即要求工地负责人严格监督渣土车辆按规定安装密闭装置,采取有效降尘措施,保持工地现场及周边路段的环境卫生整洁。
在位于蕉城区漳湾镇的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901台搬迁建设项目现场,一辆未安装密闭装置的渣土车被执法人员逮了个正着。在查验了渣土车司机的行驶证、驾驶证后,执法人员要求其在7日内将车辆密闭到位。随后,该司机签下承诺书并答应及时为车辆安装密闭装置。
据市城市管理局东侨支队副支队长王小武介绍,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宁德市中心城区渣土车辆加装密闭装置技术规范(试行)》,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在车厢顶部安装使用电动推拉式软性篷布覆盖密闭装置,实行全封闭运输,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滴洒漏”、扬尘。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建项目众多的东侨开发区。8月3日至18日,东侨已完成辖区27个在建工地的摸底排查工作,查处渣土运输车辆13辆,依法暂扣车辆行驶证13本,约谈渣土运输车队3家。
规范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行为,关键在于抓好“两点一线”的治理,即施工工地、道路运输、消纳场。多年来,我市中心城区缺乏建筑垃圾受纳场、消纳场,导致建筑垃圾无序倾倒,极大影响市容市貌。不过,随着宁德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处置中心于上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种状况正得到改善。
采访期间,本报记者首度探访了宁德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只见偌大的受纳场区域已经堆放了一些从中心城区运进的建筑垃圾。据项目投资经营企业负责人孙先生介绍,该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占地150多亩,其中50多亩为建筑垃圾受纳场,主要堆放工程渣土、拆除垃圾、工程垃圾、装修垃圾等建筑垃圾;其余土地为消纳场建设用地,未来可用于分类分拣、分解处理、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目前仍在审批中。
市渣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我市相关部门将强化建筑垃圾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全方位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施工工地在渣土运输方面的宣传和处罚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带泥上路”和扬尘的发生。同时积极探索科学管理机制,建立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