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山海高歌畅通曲 康庄大道促腾飞——宁德撤地设市二十年交通运输发展回眸

2020-10-28 15:12 来源:闽东日报 缪星

a03

宁德网消息(记者 缪星)9月29日,寿宁县举行省道S207线寿宁下党至尤溪段公路通车仪式,公路全长12公里,按山岭重丘区介于二级至三级公路设计,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项目建设并交工验收。昔日翻山越岭的下党乡,如今天堑变通途。

省道S207线寿宁下党至尤溪段公路正式通车,是我市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一个缩影。

撤地设市后,宁德进入了一个蓄势而发、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交通发展更具战略地位。20年来,为了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突破“瓶颈”制约,宁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交通先行,作出以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全市交通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219.31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1224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1公里,铁路网总里程达310.1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9月27日,衢宁铁路和宁德汽车基地项目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该铁路的正式通车,将进一步完善海西地区路网结构,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资源优势转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当地群众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有力推动宁德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交通自古系为政之大略、民生之要义、经济之命脉、社会之基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撤地设市20年来,是我市交通投入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累计完成投资1219.31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飞跃,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总体基本适应”的转变,为宁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撤地设市20年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形成的20年。

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全市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约500亿元,建成通车沈海高速福宁段主线、沈海高速福宁段福安连接线、宁武高速宁德段、沈海高速三屿互通、宁古高速六都互通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宁德至古田高速公路、宁上高速霞浦至福安段等3个项目;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发生质的飞跃,达581公里,全市规划的“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了“三纵三横”,整体路网结构正逐步完善,打破了交通“瓶颈”。

普通公路建设日新月异。2001年至2010年,我市大力实施了中心城市通各县(市)的“一个半小时”交通网建设工程,着重对国省干线公路及重要县际公路的改造,全市新增、改造国省干线公路里程231公里;大力实施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投入33.3亿元新增、改造农村公路等级水泥路6700公里,全市“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提前两年完成,实现每个建制村至少有一条硬化路通往乡镇或主要干线。其间,通过实施“百乡千村”“村村通客车”等工程,我市在2019年10月全省率先实现建制村通村路面硬化率、通达客车率均达100%。

铁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2001年至2020年9月,我市铁路建设完成投资217.41亿元,全市铁路网总里程达到310.1公里,20年间新增铁路通车里程284.8公里,初步形成满足宁德港口发展需要的“T字型”对外通道、枢纽车站、客货运分流、大小路网对接的区域性铁路网。

深水大港建设发展也实现新跨越。宁德港是福建省沿海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都澳、白马、沙埕三个港区,共计8个作业区2个港点,是对台直航63个口岸之一;2001年至2020年,宁德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快速提升。20年间,全市港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7亿元,共建成42个泊位和1个航道项目,新增吞吐能力2800万吨;全市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6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设计吞吐能力3018万吨,客运通过能力19万人次;全市港口建有航道103.8公里和6个锚地。

枢纽场站布局日渐完善。2001年以来,我市新增宁德汽车南站、福鼎北站、霞浦新站、寿宁(茗溪洋)客运站、古田东站、周宁东站、屏南中心客运站、霞浦滨海新城客运站、宁德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柘荣客运站。各县(市、区)均拥有1个以上中心客运站;2020年9月底,全市境内铁路客(货)运站12个,其中衢宁铁路新设屏南站、周宁站、支提山站、宁德北站,宁德汽车基地项目铁路专用线设漳湾三屿站,温福铁路设有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5个车站,合福铁路设有古田北站,峰福铁路设有古田站;公路客运站为45个,其中一级客运站6个、二级客运站9个、三级及以下客运站30个。

运输生产水平不断发展

9月27日,由“东方吉”轮承载的集装箱船缓缓驶离宁德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7#泊位,福建沿海穿梭支线(宁德-江阴-厦门-泉州)正式开启首航。此次首航载重量为6500吨,从宁德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7#泊位前往下一个沿海集装箱港口福清江阴港。

撤地设市20年是运输生产不断发展、运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的20年。2019年,全市完成公路运输综合周转量45.1984亿吨公里,比2000年增长406.97%;水路运输综合周转量完成81.09亿吨公里,是2000年的10.1倍;铁路客运量在温福铁路通车后呈现大幅增长,旅客发送量从2009年的36万人次激增至2019年的876万人次;20年间,宁德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2019年,沿海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吨,达到4217.3万吨,是2000年221万吨的19.1倍。

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在道路运输方面,2019年底,全市现有客运车辆2633辆、客位50603个,比2000年底降低8.45%和增长19.89%;货运车辆8670辆,比2000年末增长222.66%,可载货113534万吨。2019年,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45.1984亿吨公里,比2000年增长406.97%。在水上运输方面,全市水路运输企业21家,货船95艘11.02万载重吨,平均单船运力1159.71吨,与2000年相比,单船运力提升269.8%;客船100艘4226客位,平均单船42客位,与2000年相比,客船总客位提升52.3%。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改善运输发展环境。2019年8月,市政府出台了《宁德市促进公路水路运输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吸引车辆船舶落籍”“扶持本地运输企业发展”“推动无车承运人等新业态发展”四大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力促好运神海无车承运人企业落地投运,推进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约13亿元。在县、乡、村农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方面,编制全市9个县(市、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规划,并于2018年底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布;全市共9个县(市、区),111个乡镇,2137个建制村,已建成物流节点的县(市、区)9个,乡镇109个,建制村1272个,全市物流节点覆盖率为县级100%、乡镇级98.2%、村级为60.6%;在引导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方面,2019年,我市9家网约车公司取得合法牌照,积极引导网约车企业合规经营,网约车与传统出租汽车加快融合发展。

交通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现在公交站比以前好多了。”日前,在市区富春路智能公交站台,市民陈女士不禁感慨。该智能公交站台除了设置避雨棚、休息凳,还配备了智能公交系统,各路公交车到站时间一目了然,实时动态更新,为往来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候车环境。

撤地设市20年是交通民生全面提升、交通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的20年。我市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交朝着“绿色环保、智能化”发展,公交出行分率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港湾式站点由14座增至104座、提高648%,普通站点由38座增至147座、提高287%;建成鹤峰停车场、修配厂厂房、八一五中路公交大楼、东侨公交停车保养场、城市公共交通指挥枢纽中心宁德公交大楼并投入使用,改变了公交基础设施简陋、无办公场所、无停车场的问题。同时,中心城区公交车实现全面电动化,于2018年底,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传统燃油公交车置换任务,更新速度及质量位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心城区公交车辆电动率100%;不断完善城市智能公交建设,到201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智能公交候车亭达225座;基本建成车辆、停靠站、监控中心的三级监控体系,公交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交吸引力持续增强。

城乡客运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20年来,我市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全力拓展农村客运通达范围,建制村通班车率进一步提高。2019年9月底,全面完成2137个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任务,提早14个月实现交通运输部提出的村村通客车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海岛便民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安保工程、撤渡建桥、渡口改造、渡船更新、建设候车(渡)亭等项目,共建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7800多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0公里、陆岛交通码头81个、完成危桥改造350多座、撤渡建桥86座、改造渡口152个、更新渡船210多艘次、建设候车(渡)亭1430多个;全市60%的居民岛屿建成陆岛交通码头,基本实现500人以上岛屿开通班船,边远岛民的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不仅如此,20年来,我市大力提升普通公路养护能力。全市普通公路列养里程11661.6公里,投入资金29.3亿元,其中专养国省干线公路里程1444.2公里、群养农村公路10201公里。到2019年底,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85%、平均PQI值达87、安全设施完好率100%;农村公路全面推行路长制,各地县长任总路长,乡镇长和村主任分别担任乡镇路长、村路长;建立了288名专管员队伍,实现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县级农村公路机构设置率达100%。

“交通维系着人们生产生活,见证了历史沧桑巨变,承载着社会发展重托,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期盼。加快宁德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宁德交通迎来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更加有效的作为,全方位推进宁德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超越。”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