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宁德市多举措助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2020-11-04 11:36 来源:闽东日报 郑凯

宁德网消息(记者 郑凯)深秋时节,福鼎市赤溪村,山野草木葱茏、溪流水绿如玉,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楼房从街头延伸到街尾,每逢周末村中更是游客如织。

二十多年来,这座曾经的偏远畲村,从“输血”扶贫到“换血”求变,再到“造血”致富,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新路子。而赤溪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扶贫开发历程,也成为宁德市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做到全面。因此,少数民族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尤为重要。宁德市始终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谋发展,为各族群众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9年底,全市58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和6218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退出。

产业壮大畲胞富足

三十多年前,挂钩帮扶少数民族乡村工作在闽东全面铺开。2012年开始,省、市各级进一步加大挂钩帮扶力度,对挂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给予民族乡财政倾斜支持。2016年至2020年共落实中央、省、市民族资金约1.34亿元,用于支持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改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等。

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宁德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帮扶民族乡加快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33个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更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多年来,我市立足民族乡村资源优势,引导民族村立足资源优势,培育、扶持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推动村寨形成蜜柚、水蜜桃、脐橙、巨峰葡萄等“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格局。

民族乡村初步形成了茶叶、水果、蔬菜、药材、林竹等一批特色产业,为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硖门、佳阳、盐田畲族乡的山上“绿色产业”、海上“蓝色产业”,水门、崇儒畲族乡的茶产业等,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金涵畲族乡的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乡村的水蜜桃、刺葡萄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造福搬迁畲寨更美

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是著名的畲族文化村。近年来,该村群众经过两次搬迁日子越来越好,致富道路越来越宽。

上半年搬进九都镇九仙花苑安置小区的村民兰帮均说:“新居厨房、卧室、卫生间都已装修,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搬进来了。”这种搬出来的幸福萦绕在九仙村群众的心中。

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关乎民生大事。对此,宁德市狠抓路网建设、饮水工程建设和造福工程建设等,逐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多年来,针对民族乡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实际,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搬迁扶贫“造福工程”,因地制宜选择安置点,根据现实条件、群众意愿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在城郊、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或公路沿线建设新村。

“造福工程”实施以来,宁德异地搬迁安置少数民族群众6万多人,超过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同时,我市多年来累计投入少数民族乡村“五通”建设资金2亿多元,新建了一批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目前,全市9个民族乡和246个民族村全部实现通电、通水、通水泥公路和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宽带,实现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全覆盖,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也得到根本性改善。一串串数字,呈现出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画卷。

文旅融合畲风更浓

青石围墙、青灰砖瓦、错落有致的古石屋、精制的路灯、脚下平滑的鹅卵石路……霞浦县崇儒乡上水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目前较为少见的纯畲族村民聚居村寨。上水村还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花斗笠”和“手工刺绣畲族服饰”的发源地。

近年来,上水村因地制宜、深挖历史、强化特色,推动建设畲族文化展示馆,其中包含畲族花斗笠、服饰刺绣作坊、畲族文化传习所等,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

如今,“文化+旅游”实实在在带动了上水村的发展,每逢节假日,慕名前来上水村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畲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东文化的“闪光点”。因此,我市成立保护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畲族文化抢救、研究、保护工作,编纂出版《闽东畲族文化全书》,颁布施行《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这也是宁德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法,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畲族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

我市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构建传承平台,建设中华畲族宫、闽东畲族文物馆、闽东畲族博物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在县、乡、村、民族学校建立畲族文化基础设施140多处,公布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30个,设立宁德市畲族歌舞艺术传承中心、中华畲族宫协会等10多家畲族文化研究机构,形成从市到村多层级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平台。

同时,我市还有针对性地开展畲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畲族非遗项目涵盖了非遗10大门类中的9类。拥有市级及以上畲族非遗项目47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9个。市级及以上的畲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0名,其中国家级4名,省级22名;64个民族村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建设,试点村数和命名挂牌数均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我市持续举办全市性“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带动畲族乡村普遍开展“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畲族传统节庆活动和“桃花节”“葡萄节”等特色民俗活动,更是打响了一批畲族歌舞、畲族文化活动等畲族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陈秋凤

关键词

撤地设市20周年 福鼎 赤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