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共享绿水青山——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阙华 文/图)日前,我市寿宁托溪乡《托溪红河谷的生态治理》入选省生态环境厅“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20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托溪乡曾经是出名的“寿宁红”石板材产地,因矿山过度开采河流受影响变成了“红河谷”。近年来,托溪乡有序推进矿山的生态修复,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绿盈乡村”。“红河谷”变清了,也成为我市近年来生态环境工作取得系列成效的生动缩影。
绿色发展,共享绿水青山。二十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全面融入宁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保障 筑牢生态保护网
多年来,我市始终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环保责任的工作底线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将生态环保目标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部署、同研究、同推进,实行环境保护综合分析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强化责任考核体系和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推进生态环保责任层层压紧压实。
制度保障,产业发展“绿”动十足。我市加快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重大项目。在环三都澳及沿海重点开发区域,坚持港、产、城和生态“四位一体”联动发展;在农产品主产区,古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在屏南、寿宁、周宁、柘荣等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系统综合管理。
“在招商引资中,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好一点、环保一点’,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如中铜东南铜业、青拓集团、宏旺、甬金等企业的生态环保排放技术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二十年来,高端装备制造、锂电新能源、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市快速崛起,呈现倍增式增长,成为引领工业经济的新引擎。我市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68%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我市坚决果断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关闭336个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2万吨,投入3.8亿元关闭拆除古田敖江流域41座矿山121个矿点、166家石板材企业,为产业提质增效腾出了空间。
精准施策 推进治污攻坚战
今年,我市进一步推进市区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市区水环境得到持续提升和改善。家住南岸的陈先生高兴地说:“有园林、有海景,这些年宁德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宜居了。”
——实施“清新水域”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重点推进“两江三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实施701个重点项目,着力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海域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小流域水环境整治,将7条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化饮用水源地监管,全部实现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并逐年开展中心城区及县级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按照排污口性质,分类建立入海排污源清单。全市乡镇、行政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9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
——持续推进“洁净蓝天”工程。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大唐火电厂4台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并通过验收,正在实施10个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冶金新材料企业不断完善除尘脱硫设施,青拓集团累计投入资金18.5亿元,用于建设红土矿运输长廊和废气、废水污染治理等环保设施。强化燃煤锅炉淘汰,累计淘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855蒸吨、完成整治提升200台,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整治任务。全市合成革集控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22860辆。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加大餐饮油烟、渣土运输和施工扬尘整治力度,制定印发《宁德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宁德市中心城区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联合福州市建立《环三都澳-罗源湾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健全了跨地市、跨区县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有序开展“清洁土壤”工程。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基础调查,从严控制固体废物进口指标,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加强重金属和危废污染防治,实施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集中生产集中治污,建成福鼎众鑫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并稳定运行,削减重金属排放。加强合成革、铁合金冶炼、轧钢、垃圾焚烧等行业危废存量清理工作,规范危废处置,建成投运宁德市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
近年来,持续推动实施“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一系列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标志性战役,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切实推进治污减排,我市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治污攻坚,一支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是保障。我市持续开展“利剑斩污”、“清水蓝天”、环境执法大练兵等各类执法专项行动。市生态环境执法支队下沉力量,查办典型案件,还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科技”方式开展检查,引导基层运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监控设备等科技手段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还通过多种培训,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规范化水平。我市生态环保铁军还获得国家生态环境部的通报表扬,如:宁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荣获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三连冠”、执法案件入选2020年生态环境部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期间第一批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改革创新 释放生态新动能
“我们把生态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系列的改革创新,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市生态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多举措扎紧制度笼子的同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释放生态红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细化梳理工作、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监督执法的规范性等举措来推进改革。如对3大类80小类的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行政许可‘即办件’占比,实现从7%至41%的跃升。”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科室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建立长效生态保护机制,我市主动对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体制改革任务,有序推进8项具体改革任务、38条具体措施落实,多项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率先印发《领导干部履行经济及生态责任主要风险防控清单》;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制定实施《宁德市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保障办法(试行)》;成立全省首个环保类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环三都澳区域绿色发展基金会;建立首个设区市级跨省界闽浙(温州·宁德)污染纠纷预防与处置联席会议制度等。
积极推动环保市场化机制改革,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排污权交易金额突破亿元,推进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开展企业环境信用体系评价。2020年,我市实施项目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35个,补助资金5162万元;2020年全市环境污染责任险在保企业147家,责任限额约1亿元。
生态环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还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发力、多维度互动、全方位运行”的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选聘环保网格员1442名,打通了环保监管的“神经末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全景式、全天候的管理。同时,以中央生态环境督察为契机,优化畅通信访渠道,借鉴吸收好的地区、好的部门的好做法,持续创新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机制,较好的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2018年以来,全市信访投诉量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其中2020年1月至8月,全市“12369”平台共接到各类投诉582件,较2019年同期下降50.38%,较2018年同期下降56.17%。
如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市一张“金名片”。我市制定实施《宁德市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切实实施生态建设战略,中心城区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柘荣县和寿宁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全市共认定“绿盈乡村”769个,推荐上报高级版“绿盈乡村”80个,2019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69.8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让很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
二十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牢筑。今年1月至9月,4条重点流域水质持续保持优良,I-Ⅲ类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霍童溪、交溪在全省12条重点流域水质排名位居第一、第二。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全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中心城区达标天数比例99.3%,同比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73,持续改善,为近五年来同期最好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