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张书岩:传承耕读文化 守护最美乡愁

2020-11-12 11:27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 叶陈芬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蒲山多胜迹,漈水有贤俊。”金秋时节,走进屏南县棠口镇漈头村,仿佛走进了一幅拥有千年历史的古画。画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临溪而建、错落有致,顺着穿村而过的鲤鱼溪往古巷走,就能见到“屏南耕读博物馆”。馆内3万余件文物让人惊叹连连,透过这些仿佛能触摸到了古村的千年文脉。

张书岩,这个博物馆的创办者,这个年过古稀的老人,用了十余年时间,为漈头村的耕读文化传承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屏南全域旅游捧出一张亮丽乡土文化名片。

2009年,张书岩退休,原本可以享清福的他却“闲不住”。“退休后,我开始思考要做什么,当时很多朋友给我提供再就业渠道,但我还是想回老家漈头村,那里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儿读小学,我对家乡是有感情的。”张书岩回忆道,回到漈头村后,他发现村里虽距离城关很近,但不通邮。“送信是有偿服务,比如特快专递要两元,我平时又喜欢看书、读报,因此,我决定为村民义务送信、当邮递员。

就在为群众送信的过程中,张书岩发现很多村民把一些祖上留下的旧物随意丢放,任凭日晒雨淋。“漈头古村为屏南‘四大书乡’之首,文化底蕴深厚,但村里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张书岩说,看到这种情况他心痛不已,于是决定收集整理乡里的古物,办一个民间博物馆。他边干着义务投递员,边寻找着村民随意丢弃的古件,“借、租、买、赠、寄”一件件的收取。

2010年初,张书岩在孩子开的餐馆门口挂上两块小牌匾:农耕文化小展室、明清家具小展室,把搜集的百余件废弃农耕工具、家居用品修复后集中展示,分类摆放。这一“投石问路”的举措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张书岩将一个大胆的想法付诸实践:修缮古民宅,收集古(文)物,创办农耕文化博物馆。

办馆的酸甜苦辣,张书岩尝遍,为了收集一顶旧官帽和一个小银饰,他进入危楼;为了征集两双“三寸金莲”鞋,他步行数十里到偏僻乡村农户家;为了一个十多斤重的百年石秤砣,他奔赴旅居海外的乡友家求援……百件、千件、万件,从“农耕文化小展室”“清明家具小展室”到“农耕文化大观园”“农耕文化博物馆”,再到“福建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省民政厅注册)。一路走来,张书岩先后租赁了13座古民居,耗巨资修缮后设展厅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收藏、展示各类古(文)物3万余件。10年来,已接待包括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60多万人次,慕名而来的中外嘉宾纷纷盛赞是 “白水洋的另一个精彩世界,名不虚传的民间故宫”。

张书岩不仅“坐地建馆”,他还结合时事需要策划主题巡回展馆,让博物馆走向社会、走进校园,传播正能量。2019年元宵节期间,在福州市博物馆和福州市部分中小学、高校连续举办3场“福”在福地——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福”文化收藏展;有着46年党龄的他还积极参与基层理论宣讲,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荣誉称号。

10年的努力和付出,让张书岩收获满满,获省、市、县各类荣誉达十多项。“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他坚定地表示,要心怀感恩、回报社会、珍惜殊荣,直播好余生的每一天。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