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培育地理标志商标作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一大批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入新的动能——“地标扶贫
宁德网消息(记者 郭晓红)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对外公示了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古田凭借银耳的特色优势成功上榜。
自2008年古田银耳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来,品牌效益平均每年增加15%以上。2019年,“古田银耳”年产量达36万吨以上,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90%以上,年产值18.4亿元,传唱了“一朵菇养活一个县,富裕了一个县”的佳话。
地理标志商标是农产品进军市场的“金字招牌”。对于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山区县来说,地理标志商标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宁德从事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农户人均年收入达1.4万余元,全市农民收入53%来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柘荣太子参、古田银耳、福鼎白茶、坦洋工夫、霞浦海带海参、宁德大黄鱼等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入新的动能。
随着商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一张张厚实靓丽的城市新名片相继出炉:福安市、福鼎市入选“全国十大产茶县(市)”,蕉城区被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市)”“中国大黄鱼之乡”称号,古田县荣获“中国食用菌之都”称号,福安市荣获“中国特色笋之乡”称号,柘荣县被评为“中国太子参之乡”,福鼎市被评为“中国白茶之乡”“中国鲈鱼之乡”,霞浦县被评为“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
目前,我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驰名商标8件,居全国设区市前列。全市7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及39个农产品品类和40多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协会,产品覆盖全市水产、茶叶、食用菌等重点农业领域,惠及人口近300万。在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上,宁德市人民政府曾作为唯一地方政府受邀参加大会并发言。
“地标扶贫”成效显著,为地方发展蓄势赋能。如今,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保护技术体系、人才体系、工作体系在宁德初步形成。按照“调研一个、培育一个、成熟一个、申报一个、成功一个”的梯队原则,我市科学谋划确定地理标志商标培育、注册梯次结构的五年规划,提高地理标志商标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对贫困村在商标注册、品牌培育上予以精准帮扶,实施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建立“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以及商标培育指导站和商标联络员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创牌前期辅导。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还把培育地理标志商标作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探索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助推精准扶贫,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各地配齐配强地标协会班子,财政资金向龙头地标企业集中,优先安排龙头地标企业发展用地,有效促进了龙头地标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形成了茶叶、水产、食用菌、药材等八大龙头地标企业。
同时,通过地理标志商标许可给贫困村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开展地理标志商标协会与贫困村结对子帮扶,带动贫困村相应产业发展,如“福鼎白茶”与赤溪村、“天山绿茶”与猴盾村、“寿宁高山茶”与下党乡等案例已然成了国内外效仿的典型。
返乡创业大学生、福鼎赤溪的杜赢就是地标许可优惠政策的受益者。短短7年间,杜赢从稚气未消的大学生成长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大户,通过制茶售茶实现年营收4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