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鸟可先飞 至贫能先富——宁德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幸福答卷
一条条水泥村道贯穿乡间,一幢幢挺拔的楼房掩映绿树中,一串串欢声笑语洒落在地头田间……初冬的闽东,尽展幸福景象。
长期以来,“老、少、边、岛、贫”的“贫”是宁德的基本市情之一:辖区内9个县中曾有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中有52个是省级贫困乡镇,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达77.5万人,约占地区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
30多年来,我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方略、强化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77.5万人实现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492元提高到2019年的17804元。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市7.2万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全面脱贫,全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5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滴水可穿石,弱鸟振翅飞。宁德正以更强劲的步伐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行。
强基固本 筑牢脱贫“主心骨”
“陡峭青山半腰间”,是人们常用来形容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的话,村庄坡度大、交通不便,却能留得住二分之一的户籍人口,还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生态村、县新农村样板村等。
其奥秘是什么?村党支部书记林自发释疑:在于村党支部能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正所谓“强村背后有能人”,半岭村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立足本村,以“茶果飘香·岭上人家”为主题,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两大产业,成立迦百农、仙源里等种植合作社,通过流转、租赁、置换茶园和山地的方式,连片发展“茶、果、林下经济、养殖”等,带动群众增收……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1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
放眼全市,7.2万贫困人口、453个贫困村,宁德的扶贫工作等不得、慢不得,也拖不得。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决策部署,拿出过硬办法,下足绣花功夫,打好脱贫攻坚战。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在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持、造福工程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啃下了脱贫路上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人才来了。我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真正把“最能打仗的人”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从2004年开始,先后选派2340名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1640名干部驻村蹲点,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资金活了。在全市推行屏南金融扶贫模式、“背包银行”垄上行等便民金融服务。每年统筹1.5亿元以上产业扶贫资金,做到精准帮扶到户,加大信贷扶持力度,累计为贫困户贷款9.1亿元、覆盖率达56%。
技术硬了。组织4000多名乡土人才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每年实施“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1万多人次,转移就业2000人以上,安排公益性岗位1000多个,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本领……
一系列脚踏实地、富有成效的扶贫组合拳,打通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
产业支撑 拓宽增收致富路
自2008年古田银耳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来,品牌效益平均每年增加15%以上。2019年,“古田银耳”年产量达36万吨以上,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90%以上,年产值18.4亿元,产品出口国家达20多个,直接解决就业人员10万多人,传唱了“一朵菇养活一个县,富裕了一个县”的佳话。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宁德,立足实际,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下足功夫帮助老区贫困群众“改穷业”。
多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唱好“山海田经”,打好“特色牌”、唱好“融合戏”、扶好“小农户”,大力发展“8+1”特色农业产业,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在谋划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中统筹考虑贫困群众和贫困乡村的辐射带动,通过“干部挂、企业带、资金扶、技术帮”等开发性措施,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让群众搭上“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增收“快车”,让产业特色带来的经济效益、品牌效应、增收效果惠及广大贫困人口。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市鼓励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尝试发展农产品加工,比如寿宁县下党乡发展“互联网+生态茶园”,创新了“定制茶园”模式;屏南县双溪镇的“乡村游+农民油画”,走出了“文创扶贫”路子等,一大批有知识、有胆识的贫困群众实现了“泥腿子到跑运输,扛锄头到敲键盘”的转变,拓展了增收路子。
数据显示,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09.5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60.16亿元。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家,涉农类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均居全国设区市首位。“0593宁德号”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正式启用,农业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精准施策 提升百姓获得感
日落西山,倦鸟归巢。
在屏南县路下乡富塘造福新村,村民吴玉秀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干净整洁的新家。
“真没想到我现在不仅成功脱贫,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吴玉秀说,过去,住在路下乡岭头村,靠几亩薄田、20多亩竹林维持生计。2016年9月,路下乡富塘造福新村项目开始实施,她家被列入造福搬迁对象。2019年春节,她和家人一起喜迁两层半新居,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如何托起贫困群众满满的幸福感?30多年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着力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挪穷窝”。在全省率先实施“造福工程”搬迁,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多亿元,搬迁44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3000 多个,其中2.4万“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实现全部上岸定居。同时,通过全面落实搬迁用地在县城城郊、中心集镇、中心村“三集中”,搬迁补助资金、建设规划和基础配套“三保障”,就业、就医、就学“三就地”等“三个三”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换穷貌”。坚持把改善交通作为扶贫开发的“先行工程”,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 村村通客车, 全面打通了贫困群众的致富通道。以开展“一革命四行动”为抓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市行政村改厕改水、生活垃圾处理和104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完成。
“断穷根”。专门出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医疗补充保险政策,对贫困户自付医疗费用超过3000元部分,不分“目录”内外进行分段累加补助,全面开展一次性定额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贫困群众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达90%以上。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全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