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刘家富:初心不负只为“一尾鱼”
宁德网消息(记者 陈薇)
闽东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的美誉,大黄鱼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80%。提起大黄鱼的发展成就,人们总会想到刘家富。
正是这位被业界誉为“大黄鱼之父”的老人,投身大黄鱼研究40多年,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度濒危的珍贵鱼种——大黄鱼,发展为全国最大养殖规模、八大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和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主导产业,创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为闽东沿海群众的脱贫致富作出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刘家富生于海边、长于海边,对海有着特殊的情感。1971年带着儿时的“渔业梦”,刘家富被分配到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那时,他常年漂泊在渔场港口,深入渔业捕捞第一线。他发现随着机帆船、探鱼器和起网机的运用,大黄鱼资源量在急速减少,便萌生了通过人工育苗保住大黄鱼资源的念头。
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海水鱼,因1973年开始的滥捕越冬群体,导致著名的舟山大黄鱼产卵渔场资源枯竭。这时在宁德官井洋内,大潮汛期间尚有一些大黄鱼亲鱼进洋产卵。刘家富萌生了利用官井洋产卵场开展人工繁育,以拯救大黄鱼资源的设想。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多次向上申请,于1981年带着几大缸的鱼类标本和许多鱼类相关资料,调到了原宁德地区水产局技术推广站,负责鱼类增养殖技术工作。
此后,刘家富坚持一线反复调查大黄鱼产卵场情况及产卵规律,开展沿海池塘养鱼高产试验、深入淡水苗种场学习人工催产技术,大量搜集国内外有关鱼类人工繁殖技术资料。1985年春,“大黄鱼人工育苗初试”项目正式立项。
当时,大黄鱼作为洄游性中下层海水鱼类,人工繁殖技术难度大,且无相关研究资料借鉴。凭着执着精神,顶着失败的风险,刘家富开始了研发征程,从此同大黄鱼结下了不解之缘。1987年5月,他成功培育100余尾人工繁殖的鱼苗,紧接着3年科技攻关,1990年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的巨大突破,挽救了这一濒危鱼种。
科学研究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前期人工繁育的大黄鱼生长缓慢的问题,许多人认为没有商业化养殖前景。1992年,大黄鱼养殖研究项目和科研经费被叫停,研究陷入困境。为争取国家“星火计划”贴息贷款,刘家富于1992年组建了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试验场,向社会提供海水养殖技术服务。1995年,他攻克了大黄鱼多季人工育苗和规模开发苗种技术,确立了网箱和池塘养殖技术与工艺,为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为让更多群众从中获利,他和团队兴建实验楼、实验池、鱼病门诊部等,以“双向选择”机制招聘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休科技人员,为实现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及其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发挥了“大本营”作用。如今,在刘家富等人的努力下,人工繁养科研成果的运用不仅引领了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更带动了海上养殖、渔业加工、内外贸易、冷链物流等诸多行业发展,帮助30万名群众就业创业。
“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能继续我的研究。”40多年来,无论多艰难,刘家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为科研、渔业奉献的初心使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
难时不灭其志,达时不忘初心。随着大黄鱼人工育苗与养殖掀起热潮,具有养殖技术的科研人员成为各家大黄鱼育苗户及养殖户竞相追逐的对象。曾有人用高回报“挖”刘家富“下海”合作,被他婉言谢绝。2000年,刘家富到了退休年龄,但因工作需要,组织上一直将他延迟到2014年退休。期间,他敏锐意识到,行业协会应成为大黄鱼产业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刘家富毅然辞去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职务,担任市大黄鱼(渔业)协会首任会长,致力于提高行业组织化水平与行业自律。
如今“退休不褪色”的刘家富依然活跃在“一线”,致力于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化、品牌建设等大黄鱼产业支撑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这尾鱼不仅游回来,更游出一方新天地。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