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24小时| 抗疫日记:以一颗勇者之心“回”到七都
市民族宗教局下沉七都镇志愿者钟章贤叙述 记者陈容 整理
1996年,我被分配到七都工作,我的第一张身份证户籍所在地就是七都大厅村。
4月10日下午,刚完成共建社区的疫情摸排任务准备收工,就接到市民族宗教局党支部电话"局里要抽调两位志愿者下沉七都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你行吗?”“我可以!”那一刻,我没有丝毫犹豫,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志愿者的特殊身份回到七都,比任何时候归来都有意义。
熟悉的街道,陌生的场景。没有人紧张、害怕。队友们像战士一样,随时等候指令。随着市直机关下沉各村居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各项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明确了任务,保障了后勤,大家的积极性更高。
我和室友们被安排在官亭村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集。我的搭档是来自福鼎的凡哥,1997年出生,比我小整整20岁。我配合他完成核酸采集,取试管、开箱、入户、扫码、统计、拎箱子,年龄差没有阻碍我们的合作,他没卖小,我也没卖老,他很健谈,经常提醒我防护注意事项。
我们隔壁组医护人员叫明姐,和我的室友是搭档,个子娇小,性格活泼。采样过程中,凡哥老问我采集多少了,我原以为内部有评比,后来才知道,他们并不评比,只是凡哥不想落后明姐太多。
蕉城区农业农村局志愿者老陈是我们的向导,他是本村人,对各家情况都很熟悉。在他引导下我们的采集工作非常高效。谁家小孩爱哭,谁家老人腿脚不方便,谁有采样二维码,谁使用身份证……我们都了如指掌。每一次核酸检测,老乡们也很配合,他们脸上没有一丝愁容,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等待疫情消散。
我们的大部队驻扎在七都中学,学校里缺少浴室,我的同事雷明杰就把水管从洗手盆将冷水引到卫生间洗澡,室友戏称这是“南水北调”,在相互安抚中,我们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幽默和乐趣。
待到疫情消散,我们一定再回七都,好好走走这里的大街小巷,数一数这里的水井……
来源:市民族宗教局下沉七都镇志愿者钟章贤叙述 记者陈容 整理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