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视频•面孔】“棕”情人李树文:我让蓑衣焕新生
人 · 生活 · 宁德
人物 | 李树文
籍贯 | 周宁
职业 |宁德市棕衣编制技艺传承人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古典诗词中,常有蓑衣形象出现,而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的材料是棕榈叶,所以蓑衣又称棕衣。上世纪70至90年代,宁德周宁县礼门乡可谓是“棕衣之乡”,那里至少三成人家以编织棕衣为业,本期《面孔》主人公李树文就是来自礼门乡仕本村的,他是宁德市棕衣编制技艺的传承人。
“棕”情
那是个没有雨伞和雨衣的年代,棕衣成为了人们雨天出行和干活的必备品。生长在礼门乡仕本村的李树文,14岁跟随父亲学习棕衣编制,这是他们家几代传承下来的手艺。
“我们现在去采一些棕榈树上做棕衣的材料,黄黄的这种是棕的纤维,这个去年刚剥的,今年刚好一年,一年剥一次的材料质量好。”说着李树文敏捷地攀上了一棵棕榈树,他告诉我们以前村中很多人从事棕衣编制手艺,家家户户每年都种棕榈树。现在种的人少了,我们看到的这些棕榈树都是野生的,没有人管理。一棵棕榈树大概割十几片棕的纤维,而做一件棕衣需要割十来株棕榈树的纤维。
周宁的棕衣由于形状长得像燕子,所以又名燕子棕衣,分上衣、下裙两个部分。“第一步,做上衣,上衣的领子是最关键的,领子要牢固、好穿,还要光滑,不会卡住脖子。整件棕衣可以用五、六十年,工艺就在领子上。第二步,棕衣不要漏雨,漏雨做得再好都不能用不能穿。肩膀这个部位要做得比较立、粗,因为我们上山干农活挑东西,这个地方最易磨损。下裙部分两个手可以伸出来,干活整个人很灵活,所以分为上衣、下裙。”李树文介绍到。
上世纪90年代,棕衣被雨衣替代,以棕衣为生的李树文不得不改行,但后来因为觉得这门技艺丢了实在可惜,又重新捡起来做。摸着棕衣,李树文深情地说:“靠这门手艺养活了我们五代人,我对棕衣有感情,舍不得。那已经被淘汰的东西,再捡起来做很困难,我要创新。不能只做棕衣,棕其实用途很广,可以做很多东西。那我就做小件的棕衣工艺品,做蒲团、坐垫、背包……跟福州的皮具厂合作。2015年,申请了宁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被认定为宁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棕衣制作的传承人,通过媒体、旅游宣传,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让我们订单一年比一年多起来,一年最多有二、三十万。”
现如今,李树文的儿子也即将到了当年他学艺时的年龄,他常把孩子带在身边,教他棕衣的制作方法,把这门先人传下来的手艺继续传下去。“我希望我儿子知道棕衣的制作方法,他可能不靠这个谋生,但是他需要懂得这门老祖宗的好手艺。”
这就是本期《面孔》衷情蓑衣的李树文的故事,下期我们又将和什么样的面孔什么样的故事相遇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编导 统筹/陈小虾
摄像/郑镇 郑力炜
剪辑/陈小虾
栏目包装/李 婧
监制/ 缪洪通
总监制/郑承东
感谢对《面孔》栏目的关注,如果你的身边有宁德人或者在宁德打拼的外地人,他们从事特殊少见的职业或者是个有励志故事的人/有正能量故事的人/工匠和手艺人/有趣好玩有故事的人,欢迎推荐给我们,可将基本资料、联系方式等发送至邮箱nspmklm@163.com,我们希望不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故事能够让更多人倾听。你会是下一个《面孔》吗?期待遇见你!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