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丨宁德市创新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新机制改善融资环境

2022-06-20 06:53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陈容

“没想到大棚设施也能作为抵押资产申请贷款。” 前不久,福安市松罗乡葡萄种植户郑柯发凭借福安市农业农村局颁发的葡萄大棚登记证,向福安农信联社申请到10万元“大棚设施贷”。

郑柯发自1998年开始种葡萄,现有葡萄大棚6.8亩。由于大棚设施使用时间长,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郑柯发一直想把大棚重新升级改造一番,苦于资金不足,未能如愿。“现在好了,用自家的葡萄大棚登记证就可以快速申请贷款。” 郑柯发笑着说。

“大棚设施贷”是福安农信联社为激活当地农村生产要素,服务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而创新的一款融资产品,产品主要服务于农村农户因生产经营、创业等需要,以自有或第三人(限于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的大棚设施权益作为受托资产,在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上确权登记,而向其发放的生产经营性贷款。截至今年5月底,产品受益农户60户、涉贷金额518万元。

“宁德市山海资源丰富,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要素,但传统农村海域、滩涂、茶园、森林、渔排、菇棚等生产要素,存在评估难、变现难、流转难等问题,其经济价值很难直接量化评估,不能成为金融机构直接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与此同时,很多农村生产者想发展农业生产却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宁德市人行相关负责人说。

为帮助更多的农村生产主体通过各类农村资产“融”到更多的生产所需资金,近年来,宁德抢抓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创新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机制,搭建全省首个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整合农村4大类23个品类生产要素,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确权登记、价值评估、抵押融资、流转处置全流程服务,为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如何加速“产权”变“资金”?我市加紧推进“两权”(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建设,全面激活农村“不动产”的权益价值。一方面创新确权方式,将入户调查、公示、二轮公示、合同签订等需要本人返乡签字环节“4合1”,对无房产证但有宅基地使用权证的房屋,支持采用“三级”确认方式,加快确权进度。另一方面加快流转平台建设,构建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物处置、抵押权利实现提供空间,有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除了推动“产权”变“资产”,各地还创新推动“产品”、“设施”和“数据”变“资金”。选择福鼎白茶、霞浦海参作为融资试点,让库存农产品融资获得流动资金;在全国首批推出水域滩涂养殖证,将海域使用权、渔排所有权和养殖权“三权合一”,创新推出渔排养殖贷、渔排托管贷等产品;在古田县试点成立“民富中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资产反担保”融资模式(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担保,社员将“两权”、菇棚、仓储食用菌等反担保给合作社,金融机构再向社员放贷),使农户拥有的菇棚、仓储食用菌等资产实现价值;创新推出“白茶龙头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由白茶龙头核心企业统一提供担保,银行依据上游茶厂、茶园面积、茶青交易数据、应收账款等信息向上游供应商提供信贷资金,有效解决龙头企业资金回收周期较长和白茶集中采摘、收购所需资金短急、量大之间的问题;建设白茶溯源大数据平台,采集茶农、茶企、茶叶经纪人、茶园等信息,开发“茶园信息贷”“茶企贷”等金融产品,银行直接依据溯源平台数据发放信用贷款,打破以往需要有抵质押标的物才能申请金融机构贷款的限制……

此外,我市各县(市、区)还建立资产收储公司,引入政府性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建立政策性担保、商业性保险与财政性补贴的“政、银、保、担”风险共担模式,建立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化闭环运转和风险资产处置机制,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

据统计,宁德市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运行以来,陆续开发出“渔排养殖贷”“菇棚贷”“茶园贷”“商标使用权贷款”“民宿贷”等62种信贷产品,截至今年5月底,已融资户数5.92万户,余额88.42亿元。同时,宁德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有关做法被福建省确定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第三批可复制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陈容

编辑:蓝青



责任编辑:蓝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