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日报评论:牢记嘱托再出发 继往开来谱新篇
摆脱贫困,30年前是梦想、是夙愿;30年后是成果、是胜利。
今日,《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开幕。这场会议上,宁德将向各级领导、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展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总书记最早开展扶贫开发实践地的使命担当、恢宏历程和伟大成就。
圆梦之路,栉风沐雨;牢记嘱托、久久为功。《摆脱贫困》一书蕴含的重要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始终浸润着闽东大地、滋养着闽东人民。“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一个开启新征程的思考,一番改天换地的气势,拉开了闽东大地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矢志脱贫的序幕。一任任领导班子和一代代闽东儿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闽东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持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昂首迈进了全面小康社会。
扶贫先要扶智,闽东干群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学习热潮,刮起一阵又一阵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我们摒弃了“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的陈旧观念,从思想上淡化了“贫困意识”,增强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时长日久,“弱鸟”羽翼渐丰,有了“鸿鹄之志”,有了敢为天下先的进取之心,有了积沙成塔、百川归海的韧性,在诸多领域振翅先飞、崭露头角。
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条思路、一种实践、一番成果。30多年来,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2.4万连家船民告别海上漂,44万偏远人口实现安居梦,77万贫困人口踏上小康路,铺展开一幅闽东城乡巨变、山海多娇的瑰丽画卷,圆满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交付的“摆脱贫困”历史使命。
摆脱贫困再出发,乡村振兴正当时。在宁德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又赋予我们“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新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发挥资源禀赋、把握特色优势,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特别是按照“精准定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并通过全面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创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壮大,培育出了一批农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强村。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出彩,乡村全面振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抱好“金娃娃”,打造“产业地标”,向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迈进。我们牢记“闽东的发展动力在于工业”“搞好‘经济大合唱’”“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等殷切嘱托,培育壮大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青拓集团等世界级领军企业,打造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9个县(市、区)实现产业链项目全覆盖,形成全域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如今,宁德综合实力跃升全省第五、全国百强。时至今日,闽东这只“弱鸟”,终于一飞冲天、搏击长空。
奋楫争先、笃行不怠,奋斗开创未来。站在新起点,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宁德发展擘画的蓝图,接续奋斗、苦干实干,只争朝夕、笃行不怠,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我们要更加注重山海特色、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港产城融合、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更加注重居民增收、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努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体现更大的“宁德贡献”。
来源:闽东日报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