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专访 | 党帅: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

2022-07-13 08:53 来源:闽东日报

  县(市、区)委书记谈文旅经济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将文旅经济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共同作为福建发展比较优势的‘四大经济’。屏南作为福建首个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坐拥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文旅经济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近日,屏南县委书记党帅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屏南气候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分布有“白水洋·鸳鸯溪”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山、“植物活化石”水松林、仙山松海景区等一批独特的自然景观。屏南还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之乡”“中国红粬黄酒文化之乡”,拥有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5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5家,中国传统村落22个、省级传统村落1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6个。

“这些都赋予了屏南发展文旅经济的‘先天优势’。”党帅表示,近年来,屏南始终坚持“文旅立县”发展战略,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发展目标,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主线,高颜值打造文旅环境,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逐渐成为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首先是坚持全景化打造全域。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扶持政策,加强自然生态、古镇古村、特色农业、红色文化等资源整合,构建了以“白水洋·鸳鸯溪”为核心,双溪、龙潭、仙山牧场等为支点的“1+N”多元融合发展格局,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文旅产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2021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2亿元、比增11%,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比增25.3%。

其次是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改变“偏重塑形”“大拆大建”的乡村建设老路,用文化赋能乡村,先后引进了林正碌、程美信等“体制外”高人和张勇、陈子劲等“体制内”学者驻村主持文创项目,并成功引进了“三农”专家温铁军,合作成立“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推动乡村机制创新、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屏观光旅游、城市居民来屏长期定居、学生来屏课外实践研学等。同时,以全市打造100个左右金牌旅游村为契机,积极申报建设16个市级金牌旅游村,通过整体规划培育、统一管理运营,串点连线周边特色村落,打造了生态康养、文创休闲、红色研学、夜游度假4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了古村落静态保护向活化传承的转变。

最后是注重文旅品牌打造。做好“旅游+”文章,体育旅游、旅居养生、研学旅行等新业态加快发展,以节会活动为龙头和引爆点,打造了“闽东之光‘四季屏南·乡村有约’”乡村文化旅游创意活动月、甘国宝文化节、黄酒民俗文化节、8·18中国白水洋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节赛品牌;同时,充分挖掘屏南特色美食,结合风土人情,制作推出屏南特色“一桌菜”和“屏南有礼”伴手礼,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青山绿水好生态,古村美景“醉”屏南。“下一步,屏南县将不断探索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着力做好‘文旅经济’这篇大文章,绘出新时代屏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党帅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