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寿宁:雁阵展新姿,引领新作为!

2022-07-13 19:05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一月一现场会”——由各乡镇轮流“坐庄”,展示“三个带头”活动成效,在对比中查找差距,在借鉴中开拓思路;

“一季一比武”——各乡镇摆下擂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通过现场推介、上台展示的方式,比拼工作成效,以比促干提高实战能力;

“定期张榜晾晒”——县委组织部适时将全县各村(社区)干部领办的项目和进度进行集中公示,进一步激励村(社区)干部履职尽责……

连日来,记者在寿宁城乡采访时,目睹了这里党员干部比拼争优干事创业的一幕幕务实场景。

如何打造一支结构更优、能力更强、作风更实、活力更足的党员“领头雁”队伍?今年以来,寿宁县以被列入全省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试点县为契机,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带头提高能力素质、带头领办产业项目、带头联户帮扶带富的“三个带头”活动,让“最强雁阵”在乡村振兴中引领新作为。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我们开展农村党员‘三个带头’活动,就是着眼于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致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寿宁县委书记周乃松说。

红色下党夜色美。  卓仕尉摄

用心学

铸魂赋能强本领

7月5日,下党乡下党村的党员们早早聚集在村党校,听取讲师刘明华为他们上“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为主题的党课。学堂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如今的下党,像这样的“头脑风暴”,每周都会在下党村党校内举行。

曾经的下党村有着全国大多数农村共同的“烦恼”——农村党员学历层次不高,能力素质不够强。症结的源头,还是学习平台缺乏、学习模式单一。

如何破题?下党村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领学、讲学、送学,让学习动员全覆盖,让党员在能力提升中唱主角。

宁德第一所“村级党校”由此孕育而生。4月7日,下党村党校正式成立,由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传帮带导师等158人组成的师资团队领学、讲学、送学,为农村党员学习充电提供了有力支撑。

县委组织部负责人深入一线,和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探讨乡村文化建设事宜

党校要办出实效,关键要增强党课“吸引力”。为此,下党村党校结合党员不同文化层次和新时期多元化需求规划党性教育课程,分设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致富经验引导等“板块”。在坚持党校姓“党”,强化党员党性教育的同时,又增添引领群众发展的“业务”,有效调动农村党员参学的积极性。

在开辟平台集中学的同时,下党村还对村中57名党员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党员报名参加函授电大开设的大专班学习,让45岁以下党员全部提升到大专以上学历。

“随着村级党校、现场教学点、线上课堂、电大大专班‘四位一体’教育培训模式的建立,‘三会一课’开到田间地头、会场、云上、农屋,党员们不仅提升了能力素质,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更强了。”下党村党支部书记、下党村“党校”副校长王明秀介绍。

山的这边,下党村党校对党员干部进行着全方位的“充电”。山的那边,在大安乡大熟村阿牛农业专业合作社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乡土人才曾华正与大熟村支部书记吴春淼等村两委交流着合作社运作模式和农机使用经验。

大安乡亭溪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管理模式,建设“百菊园”520亩,带动合作社社员100余人

“在产业发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管理和技术上的难题,身边有着曾华这样的专家在,能够随时请教,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吴春淼笑着说。

让土专家、田秀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让“田间学堂”成为党员、群众学有所获的“充电基地”。今年以来,寿宁县依托“田间课堂”,组建茶叶、食用菌、林下种植等“1+4”产业教学专班,由乡土人才、专业技术员、科技特派员上台讲课或深入田间地头传授技能、答疑解惑,为基层一线培养一批懂农爱农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开展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训1155人次,培育省市级以上农村实用人才15人。

为提升新任村主干应对农村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寿宁县还深化“导师帮带制”工作,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离退休干部、农业技术员、离任村干部等“八员帮带导师库”,优选100名帮带导师结对帮带77名村(社区)干部,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凤阳村干部群众板凳座谈会,破解发展难题。

带头干

“能人”领航振兴路

这些天,坑底乡上东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陈秋生松了口气,他流转的260亩土地终于全部完成了水稻播种。看着披上绿盈盈“新装”的水田,陈秋生眼前仿佛出现了秋收之时稻浪滚滚、稻米飘香的丰收画卷。

作为全乡第一个响应撂荒地整治号召的种粮大户,陈秋生做出这一选择时压力颇大。上东村是寿宁重要的果蔬种植基地,果蔬种植一直有着不菲的收益。这次,陈秋生不选种蔬菜而是种粮,令很多村民难以理解。

“总要有人第一个去尝试,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责无旁贷。”陈秋生依托创办的合作社,将分散土地整合,形成集中连片地块,开展规模化粮食种植。

带头示范,开辟的是新路,凝聚的是人心。在陈秋生带动下,全村党员群众掀起了撂荒地包片认领的高潮,“党建+粮田”耕种示范基地日渐成型。

农村要想富,产业做支柱。近年来,寿宁县因地制宜,做强做大硒锌康养旅游和高山茶叶、优质水果、食用菌、林下经济等“1+4”特色产业。这不断掀起的产业发展热潮,需要广大农村党员的引领示范和带头前行。为此,寿宁县在农村广泛挂牌“共产党员户”,深化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先锋队”创建,支持党员创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这过程中,寿宁也注重为党员解决创业难题。如农村党组织与寿宁县农信联社开展合作,推出星级党员信用贷,让一批党员诚信店、党员诚信茶厂化“无形的信誉”为“有形的资本”。仅此一项,就帮助130多名党员解决了“担保难题”。

响应组织的号召,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到“让村里的产业旺起来,让大伙的日子美起来”奋斗中,争当产业推动“先行者”。

“全国优秀农民工”王菊弟牵头下党乡10个建制村的13家茶叶合作社,联合组建了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社员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武曲镇承天村驻村第一书记阮方如和村主干及群众代表商讨村建规划

南阳镇坝头村党支部书记张高宋带领村两委和党员领办八月瓜、黑老虎、葡萄、畲药等致富项目,辐射带动69名村民入股分红,年增加村财收入10.2万元。

犀溪镇仙峰村党支部书记叶柏金成立金祥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15户村民种植晚熟葡萄30多亩,每户年增收3万多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党支部领办和党员示范带动下,广大农户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和角色意识被唤醒,踊跃加入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这个产业“共富圈”,通过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入股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参与产业发展。

产业基地机器轰鸣,田间地头抢播抢种,电商产业构建新业态……在寿宁这片沃土上,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联手扶

助农推开致富门

7月7日,寿宁县武曲镇承天村60多岁的脱贫户林桂生一大早就来果园打理起他3亩多的柑橘“红美人”。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最美农技员”林芳指导武曲镇果农田间管护“红美人”柑橘

“今年,‘红美人’一亩果园将产果500到1000公斤,按照去年市场价1公斤40元算,一亩的收入就能达到3至4万元。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林桂生笑着说。

林桂生的致富发展,得益于承天村党支部书记范学强的“手牵手”帮扶。过去,林桂生虽然也想着发展一项效益好的农业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只能望“果”兴叹。

承天村党支部书记范学强带头示范种植金牡丹20亩,并辐射带动14户农户依靠金牡丹茶苗培育走上致富路

在这时候,范学强站了出来,牵头98户群众种植“红美人”柑橘1500多亩、新品种茶叶800多亩,不仅在技术上手把手传授关键经验,还借助“下乡的味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平台,建立电商直播平台,打通销售渠道,实现了“好橘卖全国”。

大安乡亭溪村村主干和返乡经济能人联手树品牌、拓营销,带动农户依靠金丝皇菊亩、金丝扣、山冬乌等特色农产品致富

“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党员只要带一带、扶一扶,就能帮助大家尽快致富发展。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范学强说。

今年以来,寿宁县实施“党员帮带工程”,建立“导师帮带制”和“1+N ”的党员帮扶网,对网格内“共产党员户”全部挂牌。并由党员干部、党员能人与脱贫不稳定对象结对帮扶带富,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对帮扶1户困难群众,以固定务工、参股经营、帮助融资等方式,支持帮带对象发展和生产经营增加收入,确保“不返贫”“能致富”。

如今,一场党员带头联户帮扶带富的澎湃浪潮在寿宁奔涌向前——

凤阳镇基德村党员蔡则利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58户群众种植葡萄205亩,每亩为群众增收1.5万元,奏响了乐土中的“甜美”乐章。

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凤阳镇官田村连片高优葡萄园。  袁晓昊摄

寿宁县大安乡亭溪村党支部书记叶旺生发展生态硒锌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打响“生态休闲养生村”品牌,使当地村民告别了“捧着金饭碗难致富”的窘境……

目前,该县共有党员致富带富能人1533名,联户帮扶脱贫群众1280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7%、7.8%,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

凤阳镇把农村党员活动基地建在连片葡萄园中

联对帮扶,带富的不仅是困难户,更是困难村、薄弱村。今年,寿宁县进一步深化“整合要素、联营合作”的“村村抱团”发展模式,组建13个中心村“大党委”,在43个村试点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以强带弱,实现共同发展。

托溪乡以大黍村为龙头,带动江山、峡头等村联村发展高山蔬菜产业,推动50户农户年平均增收5万元;下党村联合屏峰村、西山村、碑坑村成立中心村党委,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民宿业和农家乐;竹管垅乡江岔村党支部牵头周边各村整合合作社资源,组建合作联合社,打造“白茶银仓”,形成农户种植、茶企生产、客户定制、第三方销售的共同受益模式……

强村率领、弱村紧跟。通过跨村联建,强村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在弱村“完美嫁接”,双方同频共振,形成“先进带后进,携手向前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农村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的多项细化职责清单和党员管理负面清单,实行正面激励和反面约束双轨管理,进一步健全‘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机制,筑牢压舱石,激活动力源,让党员在投身乡村振兴,积极建设美好家园中走前头、当先锋、做示范。”寿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镇说。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刘岩生、黄璐摄)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记者 刘岩生 茹捷 郑雨桐 /文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