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平:情缘难了北路戏
舞台上,水袖轻颤,风韵流转,排练的演员们举手投足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老的往事里,沉浸在爱恨嗔痴中。
舞台之外,节目串词、音响调试、舞台布景、灯光氛围,无不需要细致布排,多方协调……


寿宁北路戏演艺环境和设施日渐改善
7月的山城寿宁,暑热初袭。在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北路戏代表性传承人吴卫平,和他的团队成员正为即将举办的一场惠民演出悉心备演,挥汗忙碌。
与北路戏打了40多年的交道
吴卫平说
北路戏的旋律
已经像血液一般
在他的心脉里挥之不去
城乡互动,沟通交流民间北路戏发展现状
珍稀剧种寿宁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现仅存于福建寿宁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数百年的演出活动中,北路戏总结出一套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表演形式,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价值。2006年6月,寿宁北路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闽东第一个国宝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历经百年沉浮,但北路戏依然在城乡舞台上绽放着独特魅力。这是每一个北路戏人的心愿和追求!”吴卫平回忆说,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1964年,剧团创作演出了《张高谦》一剧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汇演,一时红遍八闽大地,并蜚声全国戏曲界。北路戏剧团更被誉为“天下第一团”。1978年3月,北路戏剧团向社会招生,培养新生代演员。时年12岁的吴卫平便是那一批里被免试招进剧团的学员之一。
对本就是校文艺骨干的吴卫平来说,加入北路戏剧团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老艺人告诉他,戏曲行当里,无论哪个角色,唱、念、做、打的基本功都是必不可少的,从事这个行当,就是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此后,基本功一练就是3年。期间,许多学员因吃不了苦相继退出,吴卫平却怀揣一腔热爱,咬牙坚持了下来,还成为剧团里最年轻的业务副团长。

吴卫平为新编剧目做艺术指导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戏剧市场不断萎缩,北路戏剧团风光渐不如当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寿宁北路戏剧团日渐沉寂。为了生计,吴卫平不得不暂时放下北路戏,选择了下海经商。经过多年努力,他在商界小有斩获,收入不薄。多年间,他参与当地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先后个人捐款50多万元支持寿宁的教育卫生事业,并兼任县健民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监事长等社会职务。
“但心思里总是牵念着舞台,牵念着从小痴迷的北路戏。尽管这是一门清苦的追求。”吴卫平说。2011年,面对北路戏发展陷入瓶颈,在组织和艺人前辈的召唤下,他毅然暂停了手上发展顺遂的经商事业,回到县北路戏剧团。此后,先后担任团长、艺术总监、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一职,并连续三年半,未领一分钱工资。他团结剧团骨干艺人,将剧团从业历练、业务积淀和多年间在商场打拼积累的经验相结合,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对剧团进行改制,并优化团队、创新传承发展模式,带领剧团走出困境。
吴卫平和农民演员切磋演技
近年来,寿宁北路戏剧团编排了《少年张高谦》《冯梦龙打虎》《大山里的支书》和合作编排《鸾峰桥》等4台大型剧目,以及20多台折子戏、音乐剧等旅游演艺剧目。寿宁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中心还荣获宁德市首届“禁毒先锋”集体;荣获全国第九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剧团创作的一些剧目和演员先后在省级戏剧汇演和全省“水仙花”戏剧比赛、青年演员比赛中多次分获金银铜奖。其中,吴卫平个人荣获省级编剧三等奖1次、导演三等奖2次;参与编排的歌剧《鸾峰桥》荣获第八届艺术节暨第五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第一名,并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止步于荣誉和品牌,是不够的。作为地方珍稀剧种,寿宁北路戏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活起来、亮出来,真正为各界观众喜闻乐见,闪耀于大众视野中。”吴卫平这么认为。近年来,北路戏剧团在传承传统演艺精髓的基础上,主动面向市场,适应受众需求,创新理念、拓展题材、激活和融合多种舞台表现形式,编排出一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剧目。去年以来,吴卫平带领团队所编排的音乐剧《下党故事》长驻下党教育基地,为群众与干部培训提供专场演出。截至目前,专场演出已超60多场,让北路戏文化品牌和红色旅游新地标下党相得益彰,熠熠生辉。今天,活态演绎在舞台上的北路戏,已经成为寿宁县“三张”文化名片之一。
阵地建设和后续人才培养,一直是地方戏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制约薄弱项。但吴卫平欣喜地看到,在寿宁北路戏艺人的接棒努力下,寿宁北路戏也日渐受到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扶持。在寿宁县城,2017年,北路戏剧院项目改造完成,北路戏主题展陈馆也完成建设;此间时常举行的北路戏惠民演出、保护与传承主题参观和研讨会让寿宁北路戏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着声誉。在下党、凤阳、犀溪等乡镇以及县城重点小学,吴卫平常常带着演出团队和指导老师下到一线传习基地,调研农村演艺现状、传帮带新人、统筹现场演出。至今,全县先后设立了寿宁北路戏凤阳传习所、下党研学基地、县城5所重点学校传习示范基地。由吴卫平兼任艺术总监,指导的校园折子戏多次参加全省中小学戏曲展演和中小学生艺术节汇演,多次获奖。北路戏剧团面向社会先后招收戏曲表演人员3批60多名学生,演技渐入佳境,成为舞台新秀。

锣不离手,也来一出
一方舞台,无尽风情
又一场北路戏演出
在八方来客意犹未尽的掌声中
落下帷幕
每每这样的时候,历经社会大舞台八面来风的吴卫平总是露出知足的纯粹笑容。对于他和身边的一群寿宁北路戏人而言,这小小舞台,是初心,也是一生的情结。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 刘岩生 黄璐 文/图
编辑:卓金芳
责任编辑: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