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央视新闻丨“红河谷”→“绿托溪”!宁德综合整治石材产业 推进产业升级

2022-07-19 20:1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宁德生态环境局

一直以来,石材产业是福建宁德的经济支柱之一,大量的石材加工企业给福建宁德带来了经济收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宁德市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壮士断腕”清退石材产业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既守护了宁德的绿水青山,也实现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记者:这里是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这条溪是当地的母亲河托溪。水质清澈,已经达到地表水ll类的水质。然而在几年前,这条溪却污染严重,成了村民眼里痛惜的“红河谷”。

这是2017年拍摄的托溪照片,当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宁德市开展督察,发现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存在石材加工污染、矿山生态破坏等问题,当时石材加工厂生产的废水随意排放至溪中。

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托溪村村民刘美忠:当时河水都是红色的,周围居民生活用水,洗菜、洗衣服都受到严重的干扰。

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寿宁县打响了一场石板材污染整治攻坚战。由于当地地处山区,地少人多、环境承载力有限,石材产业是去是留,成了当地政府需要做的一个选择题。

宁德市寿宁生态环境局局长郭晓妍:原来的石材企业一直停留在加工作坊的水平,企业效益不高,也严重污染了周边生态环境。所以我们最终还是下了决心,要从源头切断污染源,关停石材加工企业,进行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从2017年起,一共有30家污染企业和4座矿山被关停。

当地还全面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对废弃厂房和占用的耕地重新利用,废弃厂房改造建设成群众休闲活动场所,建设冷链物流园等,部分土地恢复成水田和蔬菜基地。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往日的“红河谷”变成今日的“绿托溪”,空气中粉尘少了,空气优良率达100%,托溪常年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ll类以上,原来因为污染绝迹的军鱼又回来了。

小石材作坊被淘汰取缔,大型石材加工厂则在环保措施上严格要求。宁德市下辖的福鼎市近年来开展了石材产业环保整治和转型升级,将辖区内数百家中小石材加工厂整合成二十余家大型加工厂,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加工设备,推进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仅摘掉了污染大户的帽子,还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迅速崛起为国内十大石材出口基地之一。

福鼎市康达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初峰:现在我们企业按新的标准建设以后,产能大大提高了,现在预计每年有3000到4000万的产能。通过这次整改,我们今后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宁德生态环境局

编辑:刘宁芬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