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宁德:躬耕山海间 振兴在一线

2022-08-03 10:20 来源:闽东日报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乡村“人才集聚、素质提升、精准服务、环境优化”四大工程为抓手,打通“人才兴、村才兴”的内部逻辑,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之路。

多渠道引才,集聚效应充分凸显

走进中国移动5G海上营业厅,技术人员正在指导渔民如何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销售“大黄鱼”。将直播间搬到海上,耕耘智慧海洋,实现海洋牧场到百姓餐桌的“点对点”对接,这是科技人才向基层流动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人才集聚工程,多渠道为乡村引进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最有活力的是大学生青年群体,我们通过加大返乡创业扶持力度,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生活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基层。”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说。

我市先后评选出优秀返乡创业项目93个,给予资助433万元。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开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生活补贴共计2800多万元。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6亿元。

同时,我市放宽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条件,拿出一定岗位面向本区域户籍(或生源)招聘,学历可降至大专,学历类别不限,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乡镇招聘乡村规划、农业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乡镇卫生院补充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县级及以下教育、医疗、农业等部门定向委培生,采取直接考核方式招聘,打出一系列引才“组合拳”,多渠道为乡村吸引教育、医疗、农业等各方面人才。

我市还实施“十百千万”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设立十个以上专家服务基地和人才驿站,选派百名科技特派员驻乡联村服务,每年组织千名专家对口服务,组建万名专家数据库,推动服务乡村振兴更加有力有效。推荐选认省、市两级科技特派员,实现乡镇全覆盖。集中开展“千名专家下联百村 精准服务纾解民忧”主题服务活动,坚持试点村和产业薄弱村两手抓、两推进,活动开展以来共服务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337人,市级产业薄弱村785人。

此外,遴选11923名专家建立乡村振兴万名专家数据库,覆盖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等“8+1”特色产业,有效支撑专家服务的开展。

全方位育才,带动效应充分释放

广袤农村大地,是人才培养的沃土。我市在多渠道引才同时,十分注重人才培养“接地气”,实施乡村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全方位为乡村培养人才。

“我们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培养,选送青壮年农民等参加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选拔农村技能实用人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市完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7.2万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2.5万人次,组织高素质农民专科学历教育生源报名700多人。评选认定手工艺师、工匠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217人。

我市还积极开展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乡村骨干教师提升工程,共培训乡村校长、教师3000多人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全市共有在岗乡村医生2541人,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共507人。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培训7540人次,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137人、一体化村卫生所乡村医生341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同时,严格执行乡村医生执业准入和退出制度,通过定向培养、鼓励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到村卫生所工作等方式充实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广角度留才,头雁效应充分发挥

屏南龙潭,如今已经成为许多文创工作者和艺术家的“第二故乡”。近年来,屏南县立足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出台相关人才优惠政策,引进一批专家团队“驻创”屏南。重引更重留。屏南从漈下、双溪、到厦地、前洋、棠口、龙潭片区,引领活化一个个传统村落,使其成为人们向往的安居创业之所,吸引各类人才留下来成了“新村民”。

引才育才,更要留才,搭建平台是关键。全市已建立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3家、乡村人才驿站42家,开展活动471场,服务人才2万多人,搭建起专家服务与乡村发展对接互动的有效平台。选派302名科技特派员驻乡联村服务,带动各级科技人员在乡村开展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实现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设立县、乡两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30个,统筹选派科技特派员800人,推荐省级科技特派员200人,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5个、星创天地36家。

平台留才,制度保障。我市积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等待遇。实施驻乡联村科技特派员岗位聘任激励政策。驻村科技特派员原所在单位可在专业技术岗位类别中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常设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用于驻村科技特派员岗位聘任。改善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工资水平。逐步扩大“七统一”管理的村卫生所建设范围,对乡村医生实行“乡聘村用”,建立乡村医生最低生活保障线。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制度实施,让广大乡村成为人才书写振兴答卷的舞台。

头雁带领雁阵飞。“我们常态化按需选派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对口支援,累计帮扶6117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885个,惠及群众13.26万人。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82项,引进和推广新品种748个、新技术674项;举办各类培训班1193场次,培训农民4.13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人才支撑。”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