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宁德:聚力产业兴旺 赋能乡村振兴

2022-08-11 09:47 来源:闽东日报

我市立足农业产业“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三产三新三链”融合试点、优势农业提效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等,加快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

聚力产业兴旺 赋能乡村振兴

太子参育苗 林芝 摄

夏末的柘荣,参田叶半枯、沃土出良药。徜徉乡野,朵朵伞花绽放,伞下是忙碌采摘的参农,丰收的喜悦和憧憬写满了脸庞。

太子参是柘荣县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自清末零星种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过去,由于市场需求有限,缺乏品牌和规范,种参效益不高,种植太子参仅是部分农民种植水稻、茶叶之余的副业。进入新世纪,随着柘荣县委、县政府确立“闽东药城”发展定位,太子参种植作为药业“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当家产业,跃上了发展的大舞台。

时光流转。如今,柘荣已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太子参产销区,2021年,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约4.3万亩,产量约5700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6亿元,产销量占全国的50%以上,“闽东药城”实至名归。


屏南高山蔬菜喜获丰收 叶陈芬 摄

霞浦海参养殖 王志凌 摄

念好“山海经”,打好“特色牌”。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大力发展“8+1”特色产业,形成了蕉城大黄鱼、古田食用菌、福鼎白茶、福安葡萄,霞浦海参海带紫菜、柘荣太子参、周宁高山花卉、寿宁高山茶、屏南高山蔬菜等“一县一业”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构筑了闽东乡村产业振兴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

晒茶 余斌 摄

古田积极探索菇棚“光伏+”模式 王志凌 摄

为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我市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创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壮大,推动“三产三新三链”融合的理念不断深化、实践逐步深入,143个示范项目覆盖全域,“光伏+菇棚”“深海+大网箱”等模式也从试点走向推广,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全面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同时,我市还积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培育“互联网+农业”“文化体育+农业”“康养+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一个个最美乡村、最美渔村、金牌旅游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销售 叶陈芬 摄

百亩梯田稻飘香,翰墨丹青写生忙。8月1日至10日,“我在屏南有亩田——凝聚艺术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写生活动在屏南县屏城乡南湾村举行。

选角度、支画架、调颜料……11位画家分坐田间,用手中的画笔一笔一笔勾勒出自己眼中的梯田风韵。活动结束后,每位画家至少留一幅作品在南湾村用于展示或义卖等。

屏南南湾梯田 王志凌 摄

“希望通过公益写生活动以及画家本身资源,能够提高南湾村知名度,促进‘稻田+艺术家+写生基地+’模式的形成,带动梯田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南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陆道兴感慨道,从来没想过南湾村还有机会举办这样的活动。

这机会源自我市开展的“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2021年,屏南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员干部认领一亩田”活动,今年,这项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通过采取带头耕种、委托农户代耕代种、共享土地收成等方式,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粮食安全行动,截至7月底,全市已认领撂荒耕地15046亩。

“巴掌田”变“连片田”,“望天田”成“希望田”。我市还依托“0593宁德号”“下乡的味道”“十方田”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起集加工、保鲜、包装、发货等功能为一体的营销中心,对认领耕地所生产的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举办“插秧节”“开镰节”等农耕活动,开展春耕、秋收田趣等农事体验,发展稻田民宿、稻田摄影、研学康养等新业态新模式,有效促进农旅、文旅融合。如南湾村就以重焕生机的梯田为起点,策划开展 “南湾村首届农耕文化节”文化创意活动、打造摄影基地等,助力没落的村庄逐渐“苏醒”。

海上新田园 叶陈芬 摄

产业强力支撑,乡村振兴底气十足。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45.6亿元、增长4.2%,“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2022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5.02亿元,同比增长5.6%,增幅居全省首位。

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坚持“三产三新三链”发展思路,把实施“八个一”(一个产业要有一个产业规划、一个政策体系、一个产业园区、一批研究机构、一批龙头企业、一个博物馆、一本蓝皮书、一个产业基金)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标志性工作来抓,突出全覆盖、创品牌、出实效,为努力走好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提供产业支撑。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缪洪通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