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福安坑下村:“慧”种菜 “蔬”写乡村振兴

2022-08-24 09:43 来源:闽东日报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处暑时节,降水较少,阳光充足,是蔬菜栽种管理的重要时间,福安市坂中乡坑下村菜农抓紧种植白菜、萝卜、番茄等蔬菜。“现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品种变化很大。即使是种菜的‘老把式’也需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要求。如今,菜农已从传统的老经验‘会’种菜到‘慧’种菜。”坑下村驻村第一书记林曦说。

坑下村地处富春溪畔,离城区仅5公里,富春溪温和湿润气候及水利灌溉的优势,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坑下村农业生产以种植茄子、西红柿等大棚蔬菜为主,2021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约430亩,产值近9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3万元。

坑下村是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福建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宁德市“菜篮子”示范基地,也是省科技厅的挂钩帮扶村和省供电公司重点扶持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组织联建、发展联抓、实事联办等方式,不断推动电力科普基地、智慧能源村建设,有效促进“经验种菜”向“数据种菜”转型。

“如今,会玩手机,就会种菜。”说这话的是村菜农周水运。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农业“看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被打破。智能装备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 。目前,坑下村蔬菜合作社基地内,覆膜大棚一个挨着一个,全村蔬菜大棚扩至230亩。计划建50亩智能蔬菜大棚,实现土壤、温度、光照、水分……全程数据采集,自动喷淋。村民只要打开手机上的APP,就能看到大棚各种数据,比如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温湿度等。“扫一下菜园二维码,就可以通过视频、图表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周水运说,所有蔬菜的种植情况都在掌握之中。数据显示,通过实施“数据种菜”,每亩农药、化肥、用工等减少15%至30%,产量增加20%至50%,亩均增收1万元左右。利用数据精准调整管理措施,周水运8亩地种植花菜、青椒、空心菜、茄子、葫芦瓜……一年收入约18万元。目前,村里正在建设能源智慧小镇和“坑下好蔬菜”交易平台,将更多更好的坑下蔬菜纳入平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数据种菜”过程,既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观念革新;既需要激活市场动力,更需要建立规则和标准。村里定期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技师等到田间地头“传经送宝”,通过打造坑下智能用电“9大网红打卡点”,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坑下洋果蔬专业合作社将农业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让数据真正成为指导种菜生产经营的“新农资”的同时,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带货,让菜农变身带货主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此外,该村还围绕“农业+体育”“农业+旅游”“农业+劳动研学”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魅力菜乡,生态坑下”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坑下村依托富春溪畔1.8公里景观带,以及临近桃花岛、天马山的优势,推广生态游和低碳环保游,与福建省自行车运动协会联手打造自行车旅游驿站和山地自行车训练道,这也是福建省首个自行车旅游驿站,吸引众多骑友光顾“打卡”。 “目前,我们村已有50亩智能蔬菜大棚及200米科技长廊,并打造了省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助力乡村发展。”坑下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良涛说。

数字“新农具”,种出“智慧菜” 。喜看大棚绿色双赢,坑下村从“菜园子”到“聚宝盆”的多产业融合画卷正徐徐铺开。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林耀琳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