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乡千村行丨福安潭头:“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前来暑期研学的学生络绎不绝,尽管是夜晚,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文化古村依然充满欢声笑语,昔日落后闭塞的南岩村不再“难言”。
潭头风景秀美、生态宜人、人文底蕴深厚,全镇共有2个国家级森林乡村、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全国旅游重点扶贫村等国家级“金字招牌”。近几年,依托绿水青山,潭头注重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走绿色生态发展的路子推动乡村振兴。
“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关键在于因地制宜。走进南岩村,村落青山环抱、林竹摇曳,一座座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古建筑出现在眼前,42座形态各异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子四周。村子里,文创民宿、书院、咖啡屋、手工皂坊吸引游人驻足流连、打卡拍照,昔日“难言村”,今朝变身网红“魅力村”。
南岩村的美丽嬗变,是潭头镇“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该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落实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政策,引导各村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要求,通过资源资产资金盘活、延伸文旅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鼓励群众以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村集体产业,进一步助推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潭头镇镇长万里翔介绍,潭头培育下洋村稻鱼米、南岩村松针白茶、棠溪村传统油茶、潭头村机械面、枢洋村盐卤豆腐等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区域农业产品竞争力,充分展现潭头芙蓉李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文化、水域文化等各具特色的产业文化,分类建立发展项目库。
南岩村王菊香等村民在福州阳光学院副教授林立华带领的WeFine(惟梵)果蔬洗护用品研发团队指导下,就地取材,创办南岩村手工皂作坊,年销售手工皂5500余块;65岁的南岩村村民王丙丁瞅准旅游商机,投入20多万元修缮房屋,开办“农家乐”,足不出户当起了老板;返乡青年王进清和几位新村民,一起开办了休闲酒吧“南岩之瘾”……游客数量的稳定增加,坚定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不少村民陆续加入经营农家乐、民宿客栈的行列。据统计,2021年,南岩村村财收入达到5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23600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文化铸魂。近年来,潭头发挥文旅产业带动作用,充分挖掘该镇乡村田园风光,持续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长足发展。同时,依托太逢村新发现的红色文化遗存(福安革命历史上工农红色政权成立时间最早、革命政权组织最多、牺牲的革命烈士也最多的行政村),多形式、多维度呈现红色文化,进一步收集更多文献及民间资料,发现和讲好更多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我们计划将棠溪村打造成福安婚纱摄影基地,链接乡村旅游与田园综合体等融合发展新模式,逐步实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美好愿景。”万里翔说。在现有的基础上,潭头将持续重点培育特色村庄。如计划投资1450万元打造南岩金牌旅游村建设,构建农产品运营展示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廊桥水系游览区等旅游景点,通过打造智慧乡村,提升全村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形成生态体验游、探秘拓展游、红色研学游、家庭亲子游、农耕文化游等不同主题线路。依托特色产业,为产业薄弱村发展注入活力,以点带面、连线成片,以全产业链升级提质推动“全家福安”品牌发展。
乡村振兴建设,让群众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夏夜,沿着国道行驶,昔日暗淡的潭头水库,成了福安北部山区打卡新景。通过环库区夜景工程打造,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岸上的民居和点点灯光,让整个平湖更加有看点。不仅是夜晚,潭头通过建设库区滨水多彩步道、环湖景观亭等配套设施,打造珠串式“魅力乡村”走廊,为潭头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断整合完善文化惠民基础设施,建设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全民休闲健身运动小镇,为群众提供一个日常休闲运动的好去处。”万里翔说。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黄倩
图片:闽东日报 潭头镇 张文奎 王志凌 吴庆堂 张颖珍 陈容 陈健 等
制图:周邦在 陈景平
编辑:周邦在
审核:刘宁芬 缪洪通
责任编辑:周邦在